隨著關稅動蕩和美國需求疲軟波及全球供應鏈,貨櫃航運公司正以疫情最嚴重以來未見的速度取消航次。在幾條關鍵航線上,航運公司的運營利潤率已降至盈虧平衡以下,航運公司仍將市場份額置於盈利能力之上。來自project44的最新數據顯示,本月從中國前往美國的航班取消了67次,從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取消了71次,運力縮減的程度超過了新冠疫情時期的記錄Better Supply Chains首席思想家巴特•德•穆恩克(Bart De Muynck)表示:「航運公司正在以疫情早期以來從未見過的強度取消航班。」「這次的戰略重點不是應對危機,而是在關稅扭曲的市場中保持利率穩定。」年初至今,所有與美國相連的主要航線上的空白航線都在飆升,例如,美國西海岸至東南亞之間的空白航線增長了75%。從中國的進口已經連續5個月下降,出口已經連續9個月下降。自唐納·川普重新掌權以來,美中貿易發生了巨大變化。年初至今,進口同比下降27%,出口下降42%。航運公司正在用他們仍然控制的一個槓桿來應對——運力。由於關稅驅動的波動擾亂了船期並削弱了需求,空船已成為支撐利率的首選武器。儘管此次重組規模巨大,但採購模式出人意料地保持不變。大多數託運人尚未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將生產撤出中國。相反,他們正在調整發貨時間,以安然度過關稅飆升。Linerlytica本周指出,運營商在恢復費率的最新努力中面臨著一場艱苦的戰鬥。該諮詢公司報告稱:「由於中國黃金周假期導致市場活動放緩,來自遠東的運費仍面臨壓力。」「儘管航運公司正在推動10月15日上調運價,以扭轉最近的運價下滑趨勢,但大多數常規航班在黃金周停運後恢復運營,對運價推動的支持力度不大。」投資銀行Jefferies注意到運價自2023年末以來首次低於主要成本運營商的盈虧平衡,並在最近警告稱,現貨運價疲軟將威脅到2026年的合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