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府於 2025 年 8 月 29 日徹底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跨境電商巨頭 Shein 首月在美的銷售業績受到明顯衝擊。根據彭博社數據,9 月份 Shein 在美國的銷售額同比下降約 8%。 這是該公司近年來在美市場表現最差的月份之一,也是首度因政策調整而遭受明顯業績回落。
「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曾允許價值低於 800 美元的小額包裹免徵關稅,此舉曾成為 Shein 和 Temu 等平臺以低價優勢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機制。美國政府結束這一豁免政策的初衷,是在於縮小跨境電商與本地零售商之間的競爭差距,並打擊濫用該機制的做法。在政策生效後,所有進口包裹均須完整申報與徵稅,使得此前依賴低價策略的平臺面臨成本上升的局面。
Shein 的業績滑坡被視為跨境電商模式面臨的警鐘。隨著各國包括英國和歐盟在內,也在探討取消類似「小額免稅」政策,其他入駐歐美市場的電商平臺可能會面臨更嚴峻的合規與成本壓力。 跨境賣家需重視關稅政策變化、物流成本重構與價格傳導機制,重新審視其產品定價與供應鏈策略,以應對更加苛刻的國際市場環境。與此同時,品牌方可通過加快倉配本地化、提高供應鏈透明度與引導合規經營,從而保持競爭力並穩定用戶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