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質效雙升穩步前行——2025年上半年航空物流業發展分析-快遞搜
發展穩中有進航線網絡逐步完善 航空貨運與經濟、貿易的發展高度相關。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5.3%,經濟的持續增長為航空貨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航空物流實現運輸規模穩步增長,航線網絡不斷優化,特別是國際航線表現亮眼,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航空貨郵運輸量累計達478.4萬噸,同比增長14.6%,較2019年同期增長36%。其中,國內(含港澳臺)航線274.7萬噸,同比增長8.9%;國際航線203.7萬噸,同比增長23.4%。 在跨境電商等產業的帶動下,國際市場成為行業競逐的重要戰場。上半年,我國新增117條國際貨運航線,同比增長58.1%,周均增開233班貨運航班,為運輸規模的擴張提供了有力保障。數據顯示,國際航線的運輸量佔比達到42.6%,同比提高3%,較2019年同期提高10%。 新開航線助力我國航空物流行業將觸角延伸至全球核心市場,其地理分布也反映了全球貿易通道的變化和區域經濟活力的此消彼長。截至目前,我國已實現通航50個國家的106個城市。在今年新開國際貨運航線中,亞洲以54條居首位,佔比達46.2%。緊隨其後的是歐洲,新開航線45條,佔比38.5%。北美地區新開12條貨運航線,佔比10.3%。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新開航線各2條,顯示了新興目的地正在崛起。業內專家分析稱,今年上半年,我國與亞洲特別是東協(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以及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進一步加深,比利時、匈牙利等歐洲國家作為歐洲物流集散地的重要性凸顯。與此同時,在美國關稅調整、最低價值包裹免稅政策取消、上半年搶運透支三重壓力疊加之下,中美航空貨運需求下滑。國內航線網絡則形成了以主要城市群、都市圈為核心的航空貨運通道,並與國際航線協同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市場覆蓋率,增強了行業競爭力。 此外,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新的高價值貨運增長點不斷催生。上半年,跨境電商成為航空物流業最重要的貨源市場之一,這種小批量、多頻次、高時效的需求進一步增強了物流供給能力。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電子消費品以及高新技術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正在成為航空物流市場的新亮點。特別是電動汽車(出口增長13.1%)、3D印表機(出口增長32.8%)和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長45.2%)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進一步支撐航空貨運市場的繁榮。在國內,生鮮冷鏈產品成為新開航線上運輸最頻繁的貨物。藉助其高附加值特性,特殊貨物正成為航空物流市場的「新藍海」,推動運輸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向供應鏈組織者躍遷市場主體加速成長 隨著腹艙運力回歸市場,疊加全貨機機隊的穩步擴張,我國航空物流企業進入「價值戰」新階段。 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貨運航空公司共有17家、貨機數量達到249架,比去年增加3架。今年上半年,我國航空企業佔國際貨運市場份額達44%,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在今年發布的全球空運貨代50強榜單中,共有14家中國企業上榜,比去年多4家。 目前,我國航空物流市場約有50%~60%的貨源來自跨境電商,航空物流企業與頭部平臺深度綁定。隨著跨境電商國際化競爭的加劇,以及供應鏈的進一步整合,電商平臺要求航空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從運營、物流、履約到售後的全鏈條服務。 天津濱海機場物流公司市場部經理陳洧洧認為,在政策賦能與市場倒逼的雙重驅動下,我國航空物流企業正加快網絡覆蓋建設、數位化能力搭建和多元化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實現從單一承運人向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轉型。特別是三大航以「全貨機+腹艙資源」的運力網絡為基礎,打造洲際運力網,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將重資產的運力提供者重組為輕重資產相結合的供應鏈生態推動者,更好地護航中國製造和中國企業「出海」。 截至目前,南航物流的波音777全貨機機隊規模達19架,居國內首位,其服務網絡覆蓋全球1000餘個主要城市。今年上半年,南航物流通過積極引入新貨機運力開拓全球市場,推動智慧物流建設,創新構建航空物流新生態,並有效利用第五航權增強航線網絡的靈活性。 為增強航空物流服務能力,南航物流打造了「4×N」產品矩陣,鞏固快運、聯運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推進雙前置貨站、跨境電商帶電貨物運輸、換單中轉等新產品落地,實現從「單一環節經營」到「產業鏈條集成」、從「國際化業務」到「國際化經營」、從「傳統貨運」到「智慧物流」的變革,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貨航」)遠程貨機實現安全飛行4.56萬小時,同比增加61.62%;完成貨郵運輸量90.21萬噸,同比增長24.79%;航空貨運板塊收入增幅16.51%,航空貨站板塊收入增幅達2.15%,生產規模和運行跨度進一步擴大。今年上半年,國貨航機隊規模和航線結構實現了擴充和優化,新增運能有效投入,並通過推動貨站平臺化經營模式轉型,實現提質增效,將貨站布局與航線網絡高度匹配,進而提高企業效益。 自今年初以來,順豐充分發揮「樞紐+國際倉線聯動」的核心資源優勢,拓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客群,挖掘文旅、即時零售等新場景需求,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此外,順豐在海外運營面積超過250萬平方米的海外倉,同時藉助鄂州貨運樞紐「空空中轉」快捷轉運,實現全能型國際貨站的高效運營,並發揮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便捷優勢,為國際及供應鏈業務的業績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航空物流企業還通過增設集運中心、布設前置倉、開通高鐵專線等增強網絡通達能力,為客戶提供「小時達」「當日達」服務。 例如,東航物流按照「一條航線、一個產業、一個生態圈」的思路,持續增強產業鏈條的吸附能力,實現從業務鏈向生態圈的躍遷。在四川成都、湖北鄂州等地,東航物流積極布局生鮮加工中心,將從拉美國家引進的生鮮產品進行分級、包裝、深加工,帶動了冷鏈分撥運輸、冷鏈倉儲、生鮮貨品暫養暫存及其精細加工、分銷零售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集聚發展,消除了生鮮產品跨境運輸的長鏈路痛點,並推動產業「聯得緊」、價值「提得高」。 此外,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通速遞」)加速推進人工智慧應用,持續優化跨境物流產品矩陣,延伸跨境物流服務鏈路。作為浙江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的核心功能區塊,圓通「東方天地港」建設取得關鍵進展,其建成後將與圓通全球網絡深度融合,協同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增強區域產業供應鏈的韌性和國際競爭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京東通過在全國密集布局3600多個倉庫,將商品前置至消費目的地周邊,形成覆蓋「最後一公裡」的超級倉儲設施網絡。 行業專家建議,面對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和貿易格局調整,我國航空物流企業須不斷強化完善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網絡,通過機隊結構優化、數位化轉型和全球網絡布局等,鞏固和提升其在全球供應鏈上的核心競爭力。 基建與技術加持 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提速 樞紐建設是推動航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骨骼系統」和「戰略支點」。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場的國際貨運聯通度提高,中西部貨運樞紐增速領先,航空物流樞紐建設向著更深層次、更高質量、更加協同的方向加速推進。 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內地機場貨郵吞吐量達1029.9萬噸,同比增長9.2%,主要貨運樞紐機場同比均實現增長。其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191萬噸,在全球樞紐機場中排名第二,同比增長4.9%;北京首都機場貨郵吞吐量74.6萬噸,同比增長5.9%;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98.3萬噸,同比增長14.1%;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116.9萬噸,同比增長2.0%。。 順應點網結合的發展趨勢,我國航空物流樞紐集中度凸顯,航空物流網絡布局更加完善,國際航空貨運業務形成了「1+2+N」的梯次發展格局。具體來說,上海市位於第一梯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遠程航線市場「天天班」達8條,保持領先地位;「2」是指作為第二梯隊的廣州市和深圳市,其增長勢頭強勁;而在眾多特色化、專業化的區域節點,「N」個機場樞紐依託本地特色產業,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上述梯次格局充分表明,我國物流樞紐的國際航空貨運連通性不斷增強,並且正趨向多元化,在引領和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國中西部樞紐貨運業務發展成果顯著。湖北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上半年貨郵吞吐量達55.8萬噸,同比增長60.6%,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22萬噸,已佔其去年全年貨郵吞吐量的90%。國際貨運量的幾何級增長,直接源於航線網絡的迅猛擴張。今年上半年,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新增國際航線14條,國際/地區航線總數突破40條,初步形成全球「8小時交通圈」。新航線不僅提高貨物周轉效率,還吸引順豐等巨頭不斷加密航班,帶動機場貨運量從「單點突破」走向「矩陣輸出」。 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新疆今年上半年新開國際貨運航線8條,國際貨運量達4.74萬噸,同比增長7倍。其中,新疆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達2375.9億元,同比增長17.9%。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開闢「鐵路幹線+航空快線」跨境多式聯運通道,將運輸時效提高15%以上,此外還開通至喬治亞提比里西、俄羅斯巴爾瑙爾等國際貨運包機航線,開通至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等客運航線腹艙帶貨業務,憑藉臨空產業的不斷集聚,使跨境直購業態成為新的增長點。 成都國際航空樞紐上半年實現貨郵吞吐量57.2萬噸,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21.62萬噸和35.56萬噸,增幅分別為24.43%和21.68%。這一增速使四川成都的航空貨運量在西南地區貨運總量中佔比超過50%,進一步鞏固其「百萬噸級」航空貨運城市的地位。 作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貨運節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最大程度整合了空域和運力資源,其貨運體系呈現「雙輪驅動」特徵——全貨機專注於大宗貨物的高效運輸,客機腹艙則憑藉多頻次航班網絡和廣泛覆蓋優勢,實現貨物「隨客而行」的敏捷流通,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43.5萬噸,同比增長23.9%。 與此同時,我國部分機場的貨運業務今年6月增速開始放緩。陳洧洧表示,這種變化預示著下半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面臨著諸多壓力與變量。在地緣局勢緊張、關稅貿易戰硝煙未散的情況下,行業專家建議要加強樞紐通道網絡建設,持續優化貨運航權、時刻關鍵資源配置,推動航空物流企業與製造業、跨境電商等產業協同融合,以創新技術消除業務堵點、難點,增強對新興市場的拓展能力和全球航空貨運通道的保障韌性。 访问:5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