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列滿載汽車配件、電子產品、日用百貨的中歐班列從新疆阿拉山口站駛出,奔赴波蘭馬拉舍維奇。截至目前,阿拉山口鐵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歐(中亞)班列已突破 5000 列,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持續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新疆鐵路部門持續強化中歐班列西通道運輸能力。數據顯示,阿拉山口與周邊口岸組成的 「雙口岸」,其中歐班列通行數量已佔全國總量的五成以上,推動中歐班列向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安全的方向發展,為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了解,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位於新疆阿拉山口市境內。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進,海外的礦產、農副產品等搭乘中歐(中亞)班列經上述口岸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日用百貨等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外。
「我們嚴格落實『班列優先接發、集中到達品類優先換裝、整列整鉤優先調車』的『三優先』原則,通過精準調度指揮、優化運輸組織,不斷提高寬準軌列車周轉率,確保車流順暢高效。」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阿拉山口站運轉車間主任閆華鵬表示,7月20日,阿拉山口站寬軌單日接發列車達24對,創歷史新高,確保了口岸運輸組織穩定暢通。
「我們設立中歐班列專門窗口,提供多項便利化通關措施,大力縮短班列在口岸停留時間,降低企業申報成本,加強關鐵企三方協調聯動,助力班列在口岸通關高效順暢。今年以來,單日最高班列通行數達30列。」阿拉山口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副科長王敏說。
近年來,隨著中歐班列開行數量持續增長,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截至目前,經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通行的中歐(中亞)班列線路達125條,覆蓋21個國家,搭載的貨物品類也從最初的電子產品、印表機、筆記本電腦等,擴展到如今的汽車及配件、機械設備、日用百貨、木材等200餘種,進一步豐富了亞歐貿易的 「貨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