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伴隨「嘉洋16」輪靠泊福州港江陰港區,36箱海鐵聯運貨櫃直送江陰港鐵路場站,南鐵在贛閩兩省首個海鐵聯運港站聯合調度中心物流模式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標誌著首單「船邊直送鐵路場站」海鐵聯運貨櫃業務成功運行。
這是江陰港海鐵聯運港站聯合調度中心繼7月24日成功運行首單「鐵路箱直送碼頭」業務後又一次新的突破,實現「港口-鐵路」、「鐵路-港口」雙向奔赴。標誌著江陰港區港口和鐵路堆場實現雙向共享,箱源共管、指令合一,更標誌著南鐵福州鐵路物流中心與福州港江陰港區全新的物流運營模式,開啟海鐵聯運發展的新篇章,為降低海鐵聯運物流成本,服務福建省海洋經濟建設發揮了鐵路力量。
該聯合調度中心設在江陰港鐵路物流園區,通過港站多方(鐵路方、港口方、海鐵代理公司、汽運物流車隊)合署辦公的創新模式,推動江陰港區貨櫃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聯動機制,真正實現鐵路堆場與港口堆場一體化運營,促成海鐵之間無縫銜接,消除了傳統物流模式中的壁壘與縫隙。
通過海鐵聯運一體化運營,避免了貨櫃在堆場的二次堆放和等待,採用"鐵路卸車-直裝運輸-港區集港"、「港區疏港-直裝運輸-鐵路裝車」的無縫銜接流程,將傳統"兩倒"作業優化為"一倒"直裝模式。單列70標箱作業時間從4.5小時壓縮至2.25小時,單個標箱可節約成本30元,讓「港站同場」的優勢真正落地,有力地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堅實保障,推動了整個物流產業鏈的高效運轉。港區與鐵路堆場的「零距離」對接,使福州港江陰港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鐵聯運「不落地」快速中轉樞紐。截至9月3日,福州鐵路物流中心莆田營業部江陰港營業室海鐵聯運箱到發作業突破4.5萬標箱,同比增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