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快遞費上漲!廣東、浙江電商客戶單價率先調價,有商家每月多支出3萬元-快遞搜
近日,多地快遞費上漲。 記者調查發現,電商重鎮廣東、浙江多家快遞公司目前已對電商客戶漲價。其中廣東是重點調價地區,每件調價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間,同時還設定1.4元/單的底線價。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廣東地區貢獻了快遞公司最大的單量,同時也貢獻了極低的價格,此前0.8元發全國即誕生於此地。 快遞漲價也立刻影響到電商成本。8月20日,一位廣東商家告訴記者,此次調價雖然只是漲幾毛錢,但結合單量,每月至少增加3萬元的額外支出,這個成本很難通過商品漲價消化。 據了解,此次快遞漲價是在反內卷背景下做出的調整。今年7月,國家郵政局先後召開黨組會議及快遞企業座談會,明確提出治理行業內卷式競爭。 此前,快遞行業惡性價格戰已經持續多年,其中以通達系(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圓通快遞、韻達快遞)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公司尤甚。有業內人士指出,快遞行業價格戰與當下經濟環境及加盟制快遞企業的單量考核制度有關。 電商重鎮廣東、義烏快遞漲價 幅度在0.3元-0.7元/票 近日,有來自廣東的電商表示,陸續收到合作快遞公司的調價函,稱為了響應國家反內卷式競爭的號召,切實保障行業穩定健康發展,決定對運費上調。調價函主要涉及通達系快遞公司,這些公司以加盟制為主要運營方式,漲價幅度在0.3元-0.7元/票之間。 一名廣東圓通加盟商告訴記者,之前圓通速遞在廣東發貨價可以低至0.9元,8月5日後漲了0.5元,上漲幅度達55%,這個價格是省分區的公司定的。另有一名浙江義烏快遞加盟商告訴記者,8月已經兩次調價,每次上漲0.05元。 廣州的電商蘇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以他的發貨量,一般可以和快遞公司協商拿到更優惠的價格,且價格波動很小。蘇先生表示,他是和極兔速遞合作,價格已經穩定了很長時間,今年8月5日,極兔方面突然告訴他要漲價0.3元/票,理由是「響應反內卷」。 另有廣東一名電商告訴記者,中通快遞8月5日開始調價,漲價幅度為0.5元。深圳一名服裝電商表示,他那邊0.3公斤級小件每票漲價0.7元,結合發單量每月運費漲超50%。 8月21日,記者分別聯繫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董秘辦公室,圓通、韻達相關負責人都表示,價格調整是省分公司決定的,不清楚具體狀況。 申通董秘辦相關負責人稱,此次價格反內卷聚集於浙江和廣東,未來是否會擴展至全國還不確定。「因為這兩個地方是電商聚集地,尤其是廣東貢獻了約25%的電商快遞訂單,因此相比於其他地區,廣東已經是快遞發件的價格窪地。」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廣東除了提升單價外,還設定了1.4元的「底線價」。「1.4元是廣東地區的普遍成本價,低於1.4元意味著快遞公司是虧損的。但此前,廣東經常出現0.9元甚至0.8元每單的單價,因此1.4元底價意思很明確,即至少快遞行業不要虧錢做生意。」 有商家每月多支出3萬元運費 不敢提價消化成本:「漲1毛都可能沒人買」 對發單量較大的電商來說,幾毛錢的漲幅還是造成不小的成本壓力。「這次漲價相當於每個月要多發6到7人的工資。」蘇先生以自己公司舉例,其每月的發貨量超過10萬件,0.3元/票的漲幅,每月的成本要增加3萬元。 此外,快遞漲價對小本微利的電商影響較大。在廣東做內衣生意的李女士(化名)告訴記者,她在小縣城做生意,此前快遞費每單要2.8元,8月7日後漲價至3.1元,但她每件衣服的進貨價才2元,實際網上標價為4.9元。為此,李女士採用兩件包郵的策略,但因平臺寬鬆退貨政策,每次發生退貨,商家需要承擔的運費以及平臺扣罰讓她感覺「吃不消」。 多名受訪電商表示,目前還不太確定是否需要通過漲價消化成本。前述蘇先生表示,受制於平臺規則,漲價可能面臨流量下降,導致單量更大比例減少。李女士表示不敢提價,「之前價格都是固定的,漲1毛都可能沒人買。」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廣東能實現虧損價收件與加盟商完成省區分公司的單量任務有關。 王沛斯(化名)在快遞雲倉及電商行業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快遞公司基於自身運營的需要,會為快遞加盟商制定一定的單量考核指標。如果快遞加盟商無法完成考核指標將面臨罰款。加盟商權衡之下會更傾向於虧損價收件,因為虧損幅度要低於罰款額度。 吳俊佳是火星雲倉負責人,也是廣東當地的圓通快遞加盟商。他告訴記者,網點單量增速已經趕不上考核單量的增速了,加盟商若完不成單量考核,每單會有0.2元左右的罰款。在此情況下,日發單量過萬的大客戶便成為加盟商虧錢拿件也要競爭的對象。而且面對這種客戶,省區分公司也會有補貼支持,「畢竟省區分公司也是有單量考核的」,吳俊佳表示,「總體上,廣東快遞加盟商已經形成大客戶虧錢拿件走量,小客戶及散件盈利補貼虧空的經營狀態。」 今年前五月快遞行業「量增價跌」 業內人士:預期未來快遞價格會更理性 快遞行業卷價格由來已久。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的快遞業務量與收入推算,2007年國內快遞平均單票價格為28.55元,而到了今年6月,單票價格已下滑至7.49元。另據招商證券數據,2025年1-5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0.1%至788億件,但單價同比下降8.2%至7.5元,行業呈現「量增價跌」特徵。 具體到公司看,截至今年6月,順豐、申通、韻達、圓通、中通的票均收入分別為13.67元、1.99元、1.91元、2.10元、1.99元,而在2017年,各家票均收入為23.13元、3.24元、1.94元、3.68元、1.96元。可以看到,只有中通票均收入微漲,其餘公司均有不同程度地下跌。 單價下跌對加盟制快遞行業的傷害尤甚,因為加盟商在收件端無法盈利時,會加緊在派件端的成本控制,其中快遞員的派送費是派件端成本的重要一項。 今年7月份,國家郵政局先後召開黨組會議及快遞企業座談會,強調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並表示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依法依規治理行業「內卷式」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企業座談會的與會企業便是以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企業。 「站在快遞公司角度,不可能對加盟商沒有單量考核,如果單量過少,那該公司在此區域的運維成本會撐不住,人員會面臨閒置。」王沛斯表示,「關鍵在於,考核量定在多少比較合適,這需要加盟商與快遞品牌方有一個協商的過程,並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但政府出手開始調控價格至少開了一個好頭,我們預期未來快遞價格的波動會越來越小,直至達到一個理性的、可以被更多市場參與者接受的合理價格。」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