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海南自貿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迎來重要進展,海南海事局與海南省司法廳在海口正式籤署《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海事仲裁事業發展合作協議》,並同步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海事仲裁重點工作任務(2025—2026年)》。此舉旨在通過深化海事監管與司法行政協作,加速海事仲裁資源在海南集聚,為自貿港現代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注入新動能,並為即將到來的封關運作和高水平開放提供堅實產業支撐。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機制平臺共建、制度規則創新、營商環境優化、專業人才培育和市場推介引導等關鍵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具體舉措包括建立完善跨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合力爭取高含金量的海事仲裁支持政策;支持打造國際一流的商事仲裁及調解機構,構建「海事調解+海事仲裁」解紛新模式;推動制定專門的海事仲裁規則,優化管理流程並強化科技應用支撐;建立海事調解仲裁實訓基地,探索支持海事執法人員擔任海事仲裁員或專家證人。同時,面向航運企業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海事仲裁宣介推廣活動,共同服務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和海南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當前,海南自貿港國際船舶登記數量與運力規模穩居全國自貿區(港)首位,為海事仲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此次協議的籤署與重點任務的發布,標誌著海南在推動海事仲裁跨部門協作和制度集成創新上邁出關鍵一步。通過整合資源、破除壁壘,將為國際國內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爭議解決途徑,更將為海南自貿港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國際航運樞紐增添強勁動力。全媒記者 龍巍 通訊員 塗成祥 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