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在吉林延邊看跨境電商如何抓住新機遇-快遞搜
當前,新電商浪潮正重塑全球商業格局。其中,跨境電商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成為連結全球的紐帶。中國企業在「賣全球」中發展,各國消費者也在「買全球」中受益。在吉林延邊,人參深加工製品、木製家具、柳編收納、羽絨服等通過跨境電商銷往海外;俄羅斯的帝王蟹、韓國的日化產品又經由這裡銷往國內。27日,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舉辦。大會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電商價值,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延邊這座邊境之州跨境貿易的蓬勃之勢正是中國跨境電商強勁發展的縮影。 近5年規模增長超10倍 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的延邊,是中、朝、俄三國交界的樞紐。近年來,延邊緊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2024年,全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超30%。 最新發布的《吉林省跨境電商產業帶地圖》顯示:依託獨特的區位和民族特色,延邊擁有食品、紡織服裝、木製品、醫藥健康四個產業帶,其中食品產業帶以農特產品、人參製品及海產品加工為核心,木製品產業帶主要分布於敦化市。 一家敦化木製品企業從「夫妻店」到「銷全球」的故事,彰顯出跨境電商對中小企業的助力。吉林省滿天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電商全鏈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董事長魏欣介紹說,敦化魯勝木製品是一家主營實木指接板的小型企業,也是一家「夫妻二人店」。通過跨境電商,該企業實現了近3000萬元的年出口額,產品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如今,小到雪糕棍,大到全屋定製的家具、地板的木製品,都通過電商平臺源源不斷地銷往海外。 對於擁有深厚工業基礎的吉林來說,製造業企業也通過跨境電商實現出口。例如,一汽解放集團2024年線上達成交易合作400餘臺卡車,獲值1.4億元。吉林省的人參、雜糧雜豆、堅果等,也通過平臺開啟全球貿易。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張貴剛介紹說,2024年,吉林省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的貿易額是2021年的5.4倍,今年上半年延續強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68.3%。 「當前中國電商跨境出海動能強勁。」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期間發布的《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激增10.8%,佔外貿總額6%,近5年規模增長超10倍。截至2025年6月,中國「絲路電商」夥伴國已經擴展至35個,海外倉超2500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擴至178個,覆蓋90%以上省級行政區。 免稅政策退潮,企業如何應對 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數位技術加速迭代,跨境電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挑戰。在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跨境電商分論壇上,多名業內人士、專家學者,圍繞政策趨勢、合規路徑與應對策略展開深度剖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跨境電商研究中心主任王蓓認為,全球跨境電商海關監管體系正發生三大不可逆變革:一是免稅政策全面退潮,美國、日本、巴西等國陸續取消或收緊低值包裹免稅額度;二是監管責任向平臺集中,美、歐、日等經濟體通過立法明確平臺代徵代繳義務;三是智能監管加速成型,各國依託智能通關等技術實現風險前置篩查。 在此背景下,中企面臨「一國一策」的合規壓力。王蓓建議,應推動中國「監管代碼體系」國際化,企業需針對不同地區的差異化要求,建立本地化合規團隊。 近來,美國取消對華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受到廣泛關注。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斌表示,美國免稅政策取消疊加原產地規則收緊,依賴低價小包模式的企業首當其衝。 除關稅外,企業還面臨智慧財產權訴訟霸權、數據流動限制、消費品安全標準升級、碳關稅壁壘及海外平臺霸權。劉斌建議,企業應保持戰略定力,穩住歐美市場是關鍵,同時要審慎評估轉口貿易。 與會的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當免稅政策退潮,只有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以韌性供應鏈穿越關稅壁壘,才能在新生態中取得先機。 擁抱變化,AI賦能發展 當前,科技進步為新電商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其中AI更是成為最受關注的熱點。從平臺運營到供應鏈優化,從文化傳播到風險控制,AI技術正幫助跨境電商適應新生態。 義烏小商品城的AI語言大模型,已能一鍵將中文直播實時轉化為116種語言,老闆娘「八國語言賣貨」的視頻火爆全網;阿里雲羚羊客服Agent將每小時的接單量提升2—8倍,並且大大縮短了對每個客戶請求的響應時間;AI託管客服學習賣家語言風格,主動推介商品並解答多語種諮詢,閒魚的數據顯示支付轉化率提升1%,累計創造商品交易總額超14億元…… 當前,AI已不僅是降本工具,更是重構跨境貿易信任體系的基礎設施——它讓吉林的人參、深圳的3C產品,以更低風險、更高信任度直達世界消費者,如何更高效、安全地利用AI也成為跨境電商謀求發展的重要課題。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