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近日發文指出,美國政府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以及對他國船隻徵收高昂港口費的計劃,將導致全球航運形勢更加動蕩。
文章稱,去年,美國進口貨物貿易佔全球貨櫃航運貿易約15%。這使得全球航運業巨頭密切關注美國貿易政策的每一次波動,但對於美國政策動向的預測已經變得無比困難。
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之一的馬士基執行長柯文勝曾預測今年全球貨櫃運輸量將增長4%,但今年5月,他又改口稱在增長4%至下降1%之間。
文章稱, 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在關稅問題上的搖擺不定表面上幫助航運公司維持了盈利勢頭,不過,即將到來的需求下降加上大量新船的湧入,可能很快就會導致該行業暴跌。
美國預期加徵關稅讓貨船"提前裝載"進口貨物,導致全球貨櫃運輸量和運費激增。但航運業利潤在美國頒布新關稅政策後短暫暴跌,之後隨著美國關稅豁免再次飆升。
美國公司爭相補貨,隨後利潤再次變化。根據笛卡爾航運數據公司的數據,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運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比2024年的水平高出3.8%。
不過,下半年的情況看起來更令人擔憂。提前裝載運往美國的貨物意味著秋季旺季不景氣,運費也會下降。隨著關稅提高美國消費者的購物價格,消費支出可能會受到打擊,從而進一步減緩需求。
文章還說,美國政府另一項誤導性政策,即對部分國家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以重振美國國內的造船業,此舉也招致業內罵聲一片。
馬士基執行長柯文勝堅稱,馬士基不會支付任何港口費。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首席航運分析師尼爾斯·拉斯穆森說,徵收高額港口費將導致更高昂的運費。滙豐銀行估計,2025—2027年全球航運需求年均增速僅為2%,低於去年的6%,除非美國找到更多方式支持全球航運,否則該行業的利潤率將很快變得微薄到僅僅勉強維持運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