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南亞到美國的航空貨運噸位有所反彈,但這是由於之前的貨運量下降,而不是在8月1日美國關稅截止日期之前出現飆升。
這是最新的WorldACD市場數據報告的結論,該報告發現,在前一周(第28周)大幅下降之後,從東南亞各個原產市場到美國的噸位在第29周(7月14日至20日)強勁反彈,恢復了前一周損失的大部分或全部。
越南上周上漲了10%,馬來西亞上漲了13%,泰國上漲了18%,而印度尼西亞上漲了52%。
報告發現,從日本到美國的運力反彈了9%,這一增長彌補了中國和香港運力總和下降1%的影響,使亞太地區到美國的運力在第28周下降5%之後,又回升了3%。
但WorldACD指出,第29周從東南亞到美國的收費重量增加,似乎更多地反映了從上周的下跌中反彈的噸位,而不是在8月1日美國關稅截止日期前的最後一刻飆升。
總體而言,全球多數主要地區的航空貨運噸位在7月第三周走軟,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在美國最新的關稅截止日期之前,航空貨運噸位在最後一刻出現飆升。
繼6月底和7月初的三周相對穩定之後,全球運力在第29周下降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