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5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董事會主席克斯京表示,「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已經沒有維修價值。這艘航母已服役40多年,維修費用極其高昂,最終解決方案要麼是出售,要麼是報廢。
「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於1985年下水,1991年服役。這艘航母2017年起停靠俄北部摩爾曼斯克州的港口,接受全面維修和升級改造,其間出過幾次事故。
2018年10月,航母的浮動船塢沉沒,導致一臺吊車砸中甲板,留下一個大約5米長、4米寬的洞。
2019年12月,該航母發生火災,造成1死12傷,俄羅斯媒體稱焊接作業引發了火災。
11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證實,目前,該國海軍在役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和改造工作已經暫停。報導稱,俄海軍和聯合造船集團的代表近期將就該艦的命運作出最終決定。俄專家指出,不排除該艦因技術和物理老化而被報廢拆解的可能。
這一消息令人不勝唏噓,目前全球擁有航母的國家有10個。航母是目前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水面武器,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如果俄方最終確定放棄,俄羅斯將成為五常中唯一一個沒有現役航母的國家,遠洋威懾力將受負面影響。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退役,此前也有跡象。
今年6月,俄總統普京批准了2050年前俄羅斯海軍發展戰略,其中提到「全面恢復俄羅斯作為全球海洋強權的地位」。但俄海軍高層在解讀時強調,航母已經不是他們必要的選項。觀察指出,這與俄羅斯海軍當前的形勢有關。
受俄烏衝突影響,該國軍費主要撥給了陸軍和空軍,海軍經費不足。而俄羅斯海軍還不得不維護幾支不斷老化但規模十分龐大的艦隊。這導致俄羅斯海軍在俄烏衝突中損失慘重,黑海艦隊駐地塞瓦斯託波爾港多次遭襲,其駐紮的克裡米亞半島的大橋多次遭襲,而「莫斯科」號巡洋艦在中彈後回港途中沉沒更是震驚世界。
據不完全統計,俄黑海艦隊已經損失了33%的水面戰力,這凸顯俄羅斯海軍在防禦甚至情報上的投入都相當不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