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交三航局實施的鄂東散貨碼頭項目2號貨棚A區全封閉氣承式膜結構礦石儲存倉在充氣設備的持續轟鳴中成功矗立。這標誌著項目核心工程—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的超大型氣膜倉主體一次性充氣成型,為工程整體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這座巨型氣膜建築規模宏大、構造精密,是國內在倉儲、工業等領域應用的一種融合了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新型建築形式。該氣膜系統集成了送風加壓、傳感監測、智能控制、電氣、消防等核心子系統構成,通過各系統協同實現結構穩定、環境調控、智能監測與安全保障功能。地面以上3米高的鋼筋混凝土擋牆基座,為整個結構提供了穩固支撐。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採用「分倉推進、策略創新」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先A倉後B倉的總體順序組織實施。在A倉建設中,創新採用「鋼廊道分階段安裝+氣膜充氣後內部續裝」的施工工藝。經過15天連續奮戰,A區膜材展布、上牆固定、網索安裝等關鍵工序全部完成,為B區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項目部以「黨建+節點攻堅—精準突破關鍵節點」黨建專項活動為抓手,組建黨員先鋒隊深入一線。在黨員領銜下,技術團隊牽頭編制《氣膜倉安裝專項施工方案》,並建立「黨員責任區」制度,將安全質量管控融入施工各環節。通過黨員帶頭攻克技術難關、實施精細管理,最終成功克服高空作業風險,實現零事故目標。
此次氣膜倉主體工程的順利建成,構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創新樣本。項目投用後,將大幅提升鄂東地區散貨倉儲效能,其智能環境調控系統與全封閉結構將有效降低粉塵汙染,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