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航線已達104條,通達29個國家和地區
7月10日清晨,順豐航空O36941航班從花湖機場騰空而起,飛往拉薩貢嘎機場,標誌著「鄂州⇌拉薩」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該航線由波音B757-200全貨機執飛,主力貨源包括快件、電商包裹、生鮮、普貨等,首班去程航班運有機械設備和200箱新鮮荔枝等、返程航班運有青稞等特色農產品。該航線單程飛行時長約3小時,計劃每周運行1班,為西藏與華中地區搭建起穩定高效的空中走廊,藉助花湖機場的軸輻式貨運航線網絡,西藏特色產品可快速轉運至全國各地、通達全球。
稍早的7月4日,一架印度靛藍航空的空客A321全貨機從花湖機場起飛前往印度孟買,標誌著「鄂州⇌孟買」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據了解,「鄂州⇌孟買」是花湖機場直飛印度的第5條貨運航線,也是靛藍航空在花湖機場開通的第2條定班貨運航線,計劃每周2班,分別於每周二、五執行,每年可為花湖機場提供近5000噸航空運力,出港主要運輸筆記本電腦、醫療設備、機械配件等貨物。
以上是花湖機場開通的第103條和104條貨運航線。
在花湖機場累計開通的104條貨運航線中,有國內航線59條(今年以來開通4條),覆蓋全國31個省級區域(除臺灣省、澳門特區外),通達51個城市,已形成輻射全國的「軸輻式」貨運網絡。
其中,國際航線45條,通達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亞非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其中亞洲15國、歐洲10國、美洲5國、非洲1國,初步構建起輻射全球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
特別是今年以來,花湖機場加快提升貨運樞紐能級,持續拓展國際貨運航空物流網絡,已新開至法國巴黎、挪威奧斯陸和丹麥哥本哈根等15條國際貨運航線,加密了比利時列日、匈牙利布達佩斯、美國芝加哥等多條國際貨運航線,「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
完成貨郵吞吐量70萬噸,貨運航班量衝至全國前四
數據顯示,2024年,鄂州花湖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02.5萬噸,位居中部第1。從2023年全國第16位躍升到第5位,增速居全國第1位。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26.7萬噸,排名全國第六,貨運航班架次:3.18萬架次,位居全國第三。
2025年一季度,鄂州花湖機場貨運航班超8500架次,貨郵吞吐量31.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7.5%、92.2%。
2025年上半年,花湖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70萬噸,同比增長79%,其中航空貨郵吞吐量55.8萬噸,同比增長61%。特別是國際貨郵吞吐量增長迅速,上半年已達22萬噸,較2024年同期增長252%。貨運航班量(含國際、國內貨機)已躍居全國機場第四位,列香港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之後。
支撐花湖機場國際貨郵量迅速增長的,有近一半是跨境電商貨物。這裡的公共國際貨站啥都能運——冰鮮水產、進口肉類全品類通關,創新的「自動運抵」模式讓出口貨物秒放行,進口生鮮走「極速通道」,挪威三文魚、洪湖螃蟹下飛機不到1小時就能發往全國。
此外,花湖機場也靠專業化的保障能力,不斷體現其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的價值。
今年3月,一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從花湖機場搭乘中亞航空C6650航班,前往中東地區,這是鄂州花湖機場2025年首次保障整車跨境空運。新能源汽車由於內含鋰電池,屬於危險品,新能源汽車跨境運輸在國際空運領域並不多見。
同月,順豐從花湖機場利用波音B747-400全貨機發運了一批阿聯能源部門採購的超規格石油裝備。這其中有18件每件都超過10.5米長的大傢伙,還有7件每件重達15噸的重型設備。順豐利用波音B747全貨機的特殊本領——可以抬起機頭,這樣就能輕鬆裝上超長設備,打破了普通貨運的尺寸規矩。特貨保障團隊和鄂州樞紐的團隊緊密合作,制定了好幾套應急方案,還開通了快速通道,確保了貨物能順利上飛機。
6月20日,全國首個空鐵貨物聯運工程——花湖機場鐵路聯絡線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火車開進停機坪」將在3年後成為現實。
花湖機場鐵路聯絡線位於鄂州市境內,西端在鄂州站接軌,經武九鐵路銜接國鐵路網;東端在花湖機場停機坪南側設貨運站,實現空鐵聯運,線路全長22.022公裡,建設工期三年,總投資22.69億元,是花湖機場構建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的關鍵工程。
項目完成後,花湖機場將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鐵水公空」四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機場樞紐。以花湖機場為圓心,半徑在250至450公裡之間的貨運轉運,選擇鐵路將運能更大、成本更少,也更加綠色環保。
專線建成後,初期開通至宜昌、襄陽、隨州等省內城市的貨運班列,遠期拓展至合肥、南昌、長沙等省外城市,該項目通過預留高鐵快運條件,在中遠距離運輸中形成運能大、成本低的優勢,將成為花湖機場集疏運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也將成為支撐花湖機場進一步拓展貨運量、成為亞洲最大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的重要平臺。
除了築巢引鳳,更要多一些恆心與毅力
不久前,新建嘉興南湖機場航站樓通過竣工驗收,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用,其也是全國第二個、長三角地區首個專業貨運機場,圓通將在此投資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6月19日,中通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在長沙自貿臨空區完成註冊,隨著中通航空的逐步運營落地,有望帶動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打造區域航空物流中心。
花湖機場雖是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項目,有其一定的獨特性,但其快速發展背後的思路和措施,值得同行學習借鑑。
首先是「築巢」,圍繞機場抓好臨空經濟區和相應產業集群的戰略設計。
日前,中鐵加侖鐵水公空多式聯運國際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鄂州臨空經濟區。該項目達產後年吞吐量將達90萬噸。6月6日,湖北機場集團航空樞紐供應鏈有限公司跨境電商產業項目在鄂州籤約。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已吸引46家企業籤約。截至目前,花湖機場累計引進籤約億元以上臨空產業項目220多個。
與此同時,花湖機場也在加快「走出去」「引鳳」的步伐。今年以來,光谷、天河機場、黃岡、黃石、東莞等城市貨站先後投用,將極大增強花湖國際機場的輻射能力。
6月2日,花湖機場與阿提哈德貨運正式籤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擴大花湖機場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的影響力。6月3日,花湖機場與衣索比亞航空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構建「花湖樞紐倉—非洲分撥倉」雙向物流體系。6月6日,花湖機場首個海外倉——米蘭海外倉,在義大利馬爾彭薩國際機場物流園區正式揭牌投運。
這些成績並非一蹴而就,離不開物流人的辛勤奮鬥與付出。當初,機場中轉效率提不上來時,花湖機場成立項目專班,在海關等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梳理出16種空空中轉業務模式,無論是同航企還是跨航企,一單到底還是換單中轉,都有了相應的運營機制。為了確保生鮮貨物的新鮮與品質,花湖機場全面植入了溫度監測系統和SOP標準作業流程,實時監測預警溫度變化,確保全程保鮮。在不久前剛結束的2025歐洲航空貨運博覽會上,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先後與法蘭克福機場、慕尼黑機場、米蘭機場、等機場就加快促進深度合作進行洽談。
如今,他們更以新的理念來抓好進一步發展。如鄂州市臨空經濟區以「幹部素質提升年」為抓手,通過「學習提能+實踐強能」雙輪驅動,重點破解視野不寬與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適應、思路不活與建設花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要求不契合、本領不足與推動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匹配等三大問題,通過系統性能力提升工程,並已舉辦了27期「臨空大講堂」,著力打造一支懂開放、善創新、能攻堅的幹部隊伍。
本文來源於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快遞搜(http://www.kdso.net)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