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罰處超2億元!海航集團前董事長陳峰一審獲刑12年!-快遞搜
據財新披露,陳峰多罪並罰,一審共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罰處人民幣2.21億元,沒收個人財產4000萬元。一同被判決的還有海航集團原監事長孫明宇、海航控股原董事長包啟發等人。 陳峰於2021年9月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而孫明宇和包啟發兩人,則於2022年3月被警方從海航大廈帶走,當天即被執行強制措施。 另據業內人士消息,陳峰分別因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騙取貸款罪和職務侵佔罪,被處罰金2.16 億元、500萬元和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4000萬元,並處有期徒刑12年,刑期要至2033年底。 1992年,海航集團在海南成立,是中國民航系統第一家經過規範化改造的股份制企業。彼時,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全國,海航抓住機遇,迅速以資本運作為核心戰略展開擴張。自1993年起,海航便涉足機場、租賃等板塊的企業收購,並在2006年後將觸角延伸至重工、證券、信託、零售、酒店等多個行業。 航運物流領域是海航多元化戰略的重要一環。2007年,海航正式進軍航運業,投資了天津海運、北京華日飛天物流、天天快遞和金海重工等企業。2009年3月,海航旗下的大新華物流在上海成立,成為中國首家同時擁有海、陸、空資產和運輸網絡的綜合物流企業,掀起行業波瀾。 然而,隨著2011年全球航運市場深度低迷,大新華物流的前期激進擴張迅速轉化為資金鍊斷裂的危機。旗下大新華輪船開始大面積拖欠船東租金,陷入多起債務糾紛,被迫退出遠洋班輪市場,並出售天天快遞等優質資產止損。2012年末,大新華輪船甚至以象徵性的1美元,被轉讓給一家馬紹爾群島註冊的自然人公司。 2013年起,大新華物流債務進一步惡化,天津海運、金海重工等核心資產股權遭司法凍結,優質資產被分拆轉移至「海航物流」,大新華物流走向邊緣化。 即便如此,陳峰仍然高調宣示宏大目標。2015年,他公開表示:「進入世界500強只是起點,未來五年進入前100名,十年內力爭前十。」為此,海航集團加速海外收購步伐,自2010年起至少完成了40宗跨境併購,交易總額超過400億美元。2016年一度以65億美元購入希爾頓集團25%股份、60億美元拿下美國英邁等,「買買買」的瘋狂行為一度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關注。 數據顯示,海航總資產從2016年中期的5428億元,飆升至2017年底的12319億元,20年增長了十萬倍。但快速膨脹的背後,是不斷堆積的高槓桿風險。到2017年底,海航集團的總負債高達7365億元,資產負債率驚人。 2018年,隨著國家層面對企業海外投資政策收緊,海航集團債務危機全面爆發。當年,海航通過大規模資產出售試圖自救,累計出售資產總額超過3000億元,包括一線城市大量物業及全部航運資產。2018年12月,海航被曝將旗下最後七艘散貨船掛牌出售,徹底告別航運。 即便如此,資金壓力依舊未解。2019年海航系企業接連爆出債務違約。2020年,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入駐海航集團,推進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如今,隨著陳峰等高管被判刑,海航昔日的「造夢者」神話宣告落幕。這艘曾雄心勃勃要駛入全球500強第一梯隊的資本巨輪,最終擱淺在高槓桿與戰略失控的漩渦中。海航的故事,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勇敢探路、也代價慘重的一頁。從航運物流到全球併購,從資本盛宴到債務危機,留給市場的警示遠未結束。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