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7時,隨著一列滿載機械配件、電器設備、家用百貨的中歐班列從新疆阿拉山口站駛出,開往波蘭馬拉舍維奇,標誌著今年經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突破4000列,為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力運輸保障。
中歐班列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成果,挑起了保障國際產業供應鏈穩定的陸路運輸「大梁」,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向縱深推進,與共建國家經貿往來發展迅速,物流需求日趨旺盛。截至目前,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開行中歐(中亞)班列線路達124條,覆蓋全國27個省區市,通達德國、波蘭等21個國家,搭載的貨物品類達200種,為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注入新動力。
在阿拉山口站編組場內,出入境中歐班列及其他貨運列車在編組 (博爾塔拉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助力中歐(中亞)班列通行數量不斷增長,阿拉山口海關落實落細總署支持中歐(中亞)班列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舉措,優化作業流程,簡化班列通關手續,設立中歐(中亞)班列專門窗口,開闢綠色通道,為班列通關提供「一站式」服務;依託鐵路口岸、艙單管理系統、單一窗口三方數據互聯互通,提升可視化、智能化監管水平;持續推行「鐵路快通」、艙單歸併等便利措施,保障班列「隨到、隨驗、隨放」,切實提升班列運行監管效能。
「我們加強與屬地海關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針對異常情況及時處置,緊密銜接班列通關全環節,做好班列貨物全流程監管,助力中歐班列高效快捷通關。」阿拉山口海關綜合業務一科一級行政執法員馮尹彭玉說。
阿拉山口海關關員查驗列車 (博爾塔拉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以來,新疆鐵路部門圍繞新疆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堅持「重聯合、強營銷,重配套、提效率」,大力開展口岸及後方通道擴能改造,深入實施挖潛提效,全面釋放口岸擴能改造新增能力,提升中歐班列通行效率。自去年蘭新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全線開通以來,阿拉山口站新增貨櫃作業線一條,同時對原有兩條貨櫃作業線進行升級改造,每日貨櫃換裝作業能力達2000標箱,班列作業效率提升30%,日均通行班列保持在21列以上,最高可達30列,確保了口岸運輸組織暢通。
阿拉山口鐵路換裝線上大型機械在作業 (博爾塔拉融媒體中心供圖)
「針對進口散堆裝貨物集中到達的實際情況,我們於7月初,將一條作業線改造為散堆裝貨物裝卸線,每日能增加裝卸能力7700噸,保證了進出口貨物快裝快卸。」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貨裝車間助理工程師代存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