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驚變!美線旺季提前「退場」(國際海運運價雪崩、貨量驟降,大面積停航潮來襲)-快遞搜
美國關稅政策風雲變幻,給跨太平洋集運市場帶來巨大衝擊,打亂了出貨節奏。進入傳統旺季的第三季度,美線海運卻呈現運價和貨量齊跌的態勢,市場前景堪憂。在MSC暫停美西PERAL航線後中聯航運的美西航線也決定暫緩推出。集運市場的寒冬來了? 全美零售聯合會(NRF)的預估數據為市場走勢敲響了警鐘。預計主要貨櫃港口進口量在7月雖有反彈,約達236萬TEU,月增長14.56%、年增長2.1%,達到今年以來的高點。但8月1日關稅生效後,形勢急轉直下,當月進口量將月減少11.86%、年減少10.4%,且之後逐月遞減,9月年減19.9%、10月年減19.2%、11月年減21.3%。這清晰地表明,第三季旺季可能很快就會過去,集運市場的寒冬似乎提前來臨。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等海運人士指出,目前第三季度旺季不旺,淡季可能提前到來,第四季淡季或許會更淡。究其原因,一是美國零售商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就提前備貨,導致全美逾1700個保稅倉爆滿,貨物積壓嚴重;二是美國對各國的關稅普遍高於之前,尤其是亞洲主要出口國關稅約在20%-48%,關稅過高使得亞洲短期內很難恢復正常出貨。陽明、萬海等船公司表示,將繼續密切觀察需求端的變化、最終關稅協議實質稅率的增加幅度,以及對進口物價和經濟的影響。 跨太平洋航線貨量下滑,直接拉低了運價。業內人士透露,美西現貨市場運價每40尺櫃約在1700-1900美元,已接近聯盟船的成本線,非聯盟3000TEU以下小船甚至開始出現虧損;美東每40尺櫃運價約3200-3400美元。 美西線運價快漲快跌,迫使船公司重新實施減並班措施。為應對這一局面,地中海航運(MSC)上周通知客戶暫停Pearl航線服務,調整亞洲至美西航線。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有兩個意圖,一是希望其他聯盟船公司跟進,共同減少運力以穩定運價;二是為7月中喊漲運價做準備,最快15日就能見分曉。15日晚中聯航運證實,公司已決定暫緩重開美西線計劃。業內人士直言,目前MSC、馬士基等海運巨頭尚未表態,且貨量沒有起色,7月中漲價難度較大。 川普關稅政策的多變,更是讓航運市場雪上加霜。今年5月11日中美就關稅問題達成90天的寬限期,使得船公司在6月1日將美西運價從每大箱3000美元調漲到6000美元。這一漲價吸引了船公司紛紛將原已調離美西的船隻調回,還新增多條航線。但市場貨量不如預期,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運價從6月3日開始一路下跌,到6月20日已經跌破3000美元,本月4日跌破2000美元,9日出現1700美元的超低價,低於部分聯盟船的成本價。 中聯航運原計劃用6艘2400至2800箱的貨櫃船重開疫情期間曾經營的美西航線,當時同行估計其成本價每大箱約2500美元,原以為按6000美元的運價會有豐厚利潤,沒想到運價回跌太快,中聯航運不得不快速收手,避免損失。 多家貨代公司指出,已接到多數船公司自15日起將美西每大箱運價從目前的1700-1900美元提高到2100-2500美元的計劃。但由於美線船隻多數在周五結關,能否實現漲價要等周五才能明朗。而洛杉磯港的港口優化系統最新消息顯示,7月下旬進口箱量將大跌一到兩成,有貨代直言此次漲價難以成功。 超大型貨代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美西1700美元的運價估計已是船公司的底線,應該不會再下調;大型貨代公司則指出,多數船公司美西每大箱的成本價約在1700-1800美元,非聯盟船約在2100-2200美元之間,船公司會設法提升實收運價。不過,由於美線船隻多數在周四、周五結關,運價能否上漲或實際上漲多少,都要到周五才能確定。即便真能漲上去,能維持幾天行情也有待觀察。 業界龍頭地中海航運(MSC)暫停一條美西航線,但業內認為這於事無補,除非有更多船隻撤出美西航線,否則很難見到運價回升。不過目前美東航線運價還有3400美元上下,估計較成本價高出700-900美元,這對美線布局較深的船公司較為有利。在這場由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海運市場風暴中,船公司和貨代公司都在艱難應對,市場的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製方案。快遞搜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访问:16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