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導,印尼財政部正式發布《財政部長條例》第 37/2025 號,明確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商品的賣家徵收所得稅(PPh),第 22 條規定的 0.5% 稅率,適用於年營業額超過 5 億印尼盾(約合 3.2 萬美元)的賣家。該稅率不包括增值稅(PPN)和奢侈品銷售稅(PPnBM),新規已於 2025 年 7 月 14 日正式生效。
該規定適用於 Shopee、Tokopedia 等被財政部認定為電子系統交易平臺運營商(PMSE)的電商平臺。根據條例,年營業額未超過 5 億印尼盾的賣家需向所使用的電商平臺提交營業額證明,表明其不屬於被徵稅範圍;而營業額超過此標準的賣家也需提交相關證明,並將由平臺代為扣繳 0.5% 的所得稅。
印尼此次出臺針對電商賣家的徵稅新規,有著深刻的背景和多重目的。從財政收入角度來看,數據顯示,2025 年 1-5 月,印尼國家稅收同比下降 11.4%,部分歸因於電商領域稅收流失,政府急需通過強化電商稅收徵管來緩解財政壓力 。在市場公平方面,長期以來,線上電商賣家和線下實體商家在稅負上存在差異,電商領域部分中小賣家因缺乏有效監管,存在稅收漏洞,此次政策調整旨在彌合線上線下商家的稅負差距,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對於眾多在印尼電商市場經營的賣家而言,新規的生效意味著運營成本結構的改變。年營業額超 5 億印尼盾的賣家,利潤空間將受到直接擠壓,若商家選擇將這部分稅負轉嫁給消費者,商品價格可能會上漲,進而影響商品在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力與銷量。而年營業額未達 5 億印尼盾的賣家,雖然暫時無需繳納這 0.5% 的所得稅,但需要準備相關營業額證明提交給平臺,增加了一定的合規操作流程與時間成本。
電商平臺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責任。一方面,平臺需承擔代扣代繳稅款的工作,這要求其在技術系統上進行升級改造,以實現準確識別符合徵稅條件的賣家、精準計算並扣除稅款、及時向稅務機關上繳稅款等一系列功能,無疑增加了平臺的運營成本與技術難度。另一方面,平臺還需按規定向印尼稅務機關共享賣家信息,如何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合規共享信息,也是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若平臺在代扣代繳過程中出現失誤或違規,還可能面臨政府處罰 。
印尼電商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根據谷歌、新加坡國有投資者淡馬錫和諮詢公司貝恩公司的報告,印尼去年的商品交易總額估計為 650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增長到 1500 億美元。在行業快速擴張的背景下,稅收監管政策的完善是必然趨勢。此次所得稅新規的實施,是印尼電商行業從高速發展向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轉變的重要一步,後續其實施效果以及對行業生態的長期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製方案。快遞搜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