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上個月發生的印度航空客機墜毀事件再次引發了航空業關於在駕駛艙安裝監控飛行員行為的視頻攝像頭,以補充事故調查人員已在使用的駕駛艙話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的長期辯論。
作為行業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前航空公司飛行員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周三(7月16日)在新加坡表示,有人強烈支持在客機駕駛艙中安裝視頻攝像頭,以監控飛行員的行為,補充事故調查人員已在使用的話音和飛行數據記錄器。
有航空專家表示,印度飛機事故調查局(AAIB)的初步報告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印航171航班上的一名飛行員在起飛後幾秒鐘內是否切斷了波音787引擎的燃油供應,從而導致局面無法挽回。
沃爾什說:「到目前為止,基於我們所知道的少量信息,在話音記錄之外,如果還有視頻記錄的話,很可能會顯著幫助調查人員進行關於飛行員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
支持安裝駕駛艙視頻攝像頭的人士表示,這些視頻可以填補音頻和數據記錄器留下的空白,而反對者則認為,對隱私和濫用的擔憂壓倒了他們所認為的視頻攝像頭對調查的邊際好處。
根據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TSB)關於2023年羅賓遜R66直升機空中解體事件的最終報告,視頻資料對澳大利亞調查人員確定該事件原因「至關重要」;該事件導致駕駛員(機上唯一人員)遇難。ATSB的這份報告在印航客機墜毀18天後發布。
該報告指出:「視頻顯示,飛行員在此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與飛行無關的任務,特別是使用手機和進食。」
ATSB稱讚羅賓遜直升機公司提供了原廠安裝的攝像頭,並表示鼓勵其他飛機製造商和所有人考慮類似設備的持續安全好處。
2000年,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主席吉姆·霍爾(Jim Hall)呼籲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要求商業客機配備駕駛艙圖像記錄器。霍爾的建議是在1999年埃及航空990號航班墜毀後提出的,NTSB稱當時副駕駛故意墜毀了波音767,導致機上217人全部遇難。
航空安全專家及前商業航空公司飛行員約翰·南斯(John Nance)表示:「在隱私與安全之間的權衡中,安全顯然佔據優勢。保護乘客安全是一項神聖義務。」
另一位航空安全專家安東尼·布裡克豪斯(Anthony Brickhouse)表示,作為事故調查員,他支持安裝駕駛艙視頻攝像頭,但他也承認商業飛行員存在一些真實的擔憂。
他說,印航171航班如果有攝像頭提供的視頻,「本來可以回答很多問題」。
飛行員的反對意見
美國的飛行員工會,如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ALPA)和聯合飛行員協會(APA),表示現有的話音和數據記錄器已提供足夠的信息來確定墜毀原因,且攝像頭將侵犯隱私並可能被濫用。
APA發言人、美航飛行員丹尼斯·塔傑爾(Dennis Tajer)表示,由於「在事故發生後不能立即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壓力」,而呼籲安裝駕駛艙攝像頭是可以理解的。他說:「我可以理解『信息越多越好』的初步反應,但調查人員已經擁有足夠的數據來充分確定事故原因,因此沒有必要安裝攝像頭。」
ALPA發言人則表示,為了提高飛行安全,應該增強當前的安全系統以記錄更高質量的數據,而不是增加攝像頭。
航空安全專家、退休航空公司飛行員及前ALPA航空安全執行主席約翰·科克斯(John Cox)表示,還有人擔心,視頻資料可能被航空公司用於紀律處分,或者在墜毀後視頻可能被洩露給公眾。他說:「飛行員死亡的消息被在『六點鐘新聞』上播出,這絕不是飛行員家屬應經歷的事情。」
科克斯表示,如果能夠確保全球範圍內的保密性,「我可以理解安裝攝像頭的論點」。
調查人員通常會對駕駛艙話音記錄保密,他們更傾向於在最終報告中發布部分或全部文字轉錄。
儘管如此,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國際聯合會(IFALPA)表示,它很懷疑駕駛艙視頻的保密性能否獲得保證。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鑑於對轟動性畫面的高需求,IFALPA毫不懷疑,對(空中圖像記錄器)數據(包括可識別飛行機組人員的圖像)的保護是無法得到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