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年海峽兩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動在集美大學航海學院順利閉幕。來自海峽兩岸100多名航運界人士、專家學者和青年代表,通過2天的交流活動,實現了海峽兩岸首次在航海領域全面的文化交流、產業對接和人才互動。作為第十七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之一,本次交流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來自海峽兩岸相關協會代表、高校專家學者、航運企業負責人聚焦「同心領航未來」主題,分別圍繞航海文化傳承、航運經濟合作、船員產業發展、民間搜救協作、航運綠色智能轉型等主題展開對話,深入探討兩岸航海領域合作的新機遇與新路徑,為兩岸航運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活動現場還設置航海文化展覽,通過溯源兩岸航海文化,呈現攜手合作歷程,展望航運發展未來,勾勒出兩岸血脈相連、融合發展的立體圖景。活動期間,嘉賓們乘船參觀了美麗的廈門港,近距離感受現代化港口建設和海上通航環境管理水平,並登上建設中的廈金大橋(廈門段)施工平臺,觀摩海上搜救應急演練,通過落水人員搜救、傷員轉移、船舶消防滅火、溢油圍控清除等科目,沉浸式體驗海上救援的迅速、精準和安全。集美大學航海學院院長楊神化表示,海峽兩岸的航海文化交流承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認同,傳承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航海精神,此次活動促進了兩岸航海教育、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文化傳承等領域的深度交流。海峽兩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動是兩岸航運界人士溝通對話、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也是兩岸青年思想交流、情感交融的重要盛會。本屆活動首次成功舉辦,對於拓展兩岸航海領域交流合作新空間,探索航運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兩岸航運界攜手奔赴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開創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