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終止重組後再度出手,招商輪船18億增持安通控股!-快遞搜
7月11日,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招商輪船」)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中外運貨櫃運輸有限公司(下稱「中外運集運」)將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或協議轉讓等方式,以不超過 18 億元人民幣為上限,收購安通控股的股份。 從「分拆流產」到「曲線增持」 回顧5月27日晚的公告,招商輪船宣布終止中外運集運和招商滾裝與安通控股重組上市的計劃,市場普遍認為該「整合」因估值、條款、宏觀周期等多重不確定性而告吹。(詳情見《招商輪船、安通控股公告重組失敗!高度不確定性市場環境下的理性選擇?》) 但短短一個半月後,中外運集運便以「對外投資+關聯交易」名義重新出現在安通控股股東名單中,且交易節奏迅速。 根據本次公告內容,中外運集運於2025年7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安通控股0.79%股份(約3,333.33萬股),交易價格為3.18元/股,交易總額約為1.06億元人民幣;同日又與中國化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籤署協議,擬以3.20元/股的價格協議受讓後者持有的1.96%股份(約8,290.9萬股),交易金額約為2.65億元。此外,中外運集運還計劃以3.20元/股協議受讓招商港口持有的0.92%股份(3,900萬股)和國新證券代表的資管計劃持有的4.22%股份(17,850萬股),合計受讓比例達5.14%,交易對價合計為6.96億元。 若上述交易全部完成,中外運集運將直接持有安通控股7.89%的股份,成為其重要股東之一。與此同時,中外運集運還宣布,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通過上交所允許的方式增持安通控股,計劃增持金額不低於3.6億元、最高不超過7.2億元,增持價格上限為3.20元/股。 這一系列資本動作,標誌著招商輪船與安通控股之間的資本博弈再度開啟。 交易完成後,中外運集運合計持有安通控股7.89%股份,加上同屬招商局集團旗下的一致行動人其一致行動人招商港口、湛江中理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汕頭中聯理貨有限公司、廣東中外運船務有限公司、廈門中外運裕豐冷凍工程有限公司、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合併持有安通控股股份,招商系整體持股將達13.8%,成為安通控股絕對意義上的「核心股東」。 安通控股價值幾何?招商輪船「兩條腿走路」? 從戰略層面看,招商輪船此舉或意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深耕能源運輸主業,在原油、成品油、散貨運輸和LNG等傳統優勢板塊夯實領先地位,不斷推進船隊結構優化和綠色轉型;另一方面,則通過中外運集運這一平臺,穩步開拓貨櫃航運業務。 本輪增持安通控股股份,正是招商輪船向集運領域滲透的關鍵一環。從業務邏輯上看,安通控股具備顯著協同價值:其內貿航線網絡深耕多年,已形成以泉州為核心樞紐,輻射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穩定航線布局,在內貿貨櫃市場中具有稀缺資源;同時,安通近年來在數位化物流平臺建設上不斷投入,已初步建成「航運+港口+鐵水聯運」一體化的智能物流體系,擁有可複製、可拓展的系統化能力;此外,財務狀況穩健,2024年實現營收75.49億元,淨利潤達6.1億元,2025年一季度繼續保持盈利,淨利潤2.41億元,為未來擴張提供紮實的資產負債表支撐。 在運力層面,安通控股與中外運集運合併亦具現實戰略價值。根據Alphaliner數據,截至2025年中,安通控股擁有船隊運力為74,899 TEU,全球排名第27位,僅以微弱差距落後於合德航運;中外運集運則以68,272 TEU的運力位列第31位。兩者如進一步整合,合併後運力將達到143,171 TEU,有望躍升至全球班輪公司前二十名。這不僅將顯著提升招商局集團在貨櫃航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國際話語權,也可能為未來整合更多央企航運資源奠定基礎。 然而挑戰同樣嚴峻。航運市場正面臨周期性回調壓力,全球船隊新增運力激增,而淘汰運力速度卻明顯滯後,運價回落、供需失衡的風險正在積聚,市場對新一輪投資回報周期抱有警惕。 是「戰略增持」,還是「重組重啟」前奏? 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此次行動是否意味著此前中止的整合計劃正在以另一種方式「捲土重來」? 在公開的「重組渠道」行不通後,招商輪船選擇從資本市場「迂迴滲透」,一方面分攤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保留戰略整合的靈活性。在公告中,招商輪船強調本輪投資「不會導致控股權變動」,但亦預留了「如未來中外運集運及其一致行動人根據自身及安通控股的發展需要對安通控股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調整或有下一步的計劃安排,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可能。這無疑為後續進一步控制權變更留下了政策接口與市場伏筆。 從招商輪船的戰略邏輯看,此前重組終止並不代表戰略意圖的終結,而是策略的調整。貨櫃業務仍是招商局集團航運板塊的關鍵拼圖之一,中外運集運定位「平臺公司」,而安通控股在內貿市場的渠道、船隊、管理經驗皆具稀缺性。兩者結合後,不僅可迅速擴大招商輪船在集運市場的覆蓋力,也可與其在油運、散運、LNG等領域的資源形成協同效應,增強集團在全球航運格局中的綜合競爭力。 當然,也必須看到,若招商輪船真有意重啟重組進程,仍需跨越數個關鍵關口。其一,需釐清與安通控股現有大股東之間的股權結構與治理安排,評估進一步增持乃至實現控股的可行性與現實阻力;其二,需妥善解決此前重組交易因估值分歧、交易條款不確定以及宏觀周期波動等多重因素而擱淺的核心問題,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點;其三,在當前全球航運市場整體趨弱、周期性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招商輪船還需精準把握節奏,確保在推進潛在整合的同時,穩住自身主業基本盤,保持財務穩健與風險可控,為可能的資本重構預留足夠的戰略空間。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從宣布終止重組,到悄然增持股權,招商輪船對安通控股的「念念不忘」,恰恰說明了當前央企航運資源整合背後的複雜性。 這不僅是一場資本層面的布局,更是一場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博弈。而招商輪船的每一步,看似謹慎,實則步步為營。在航運周期轉折的十字路口,資本的耐心或許正是推動行業格局演進與資源重新配置的關鍵力量。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