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重組在即!兩大上市船企業績雙雙翻倍-快遞搜
7月10日晚間,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兩大 「旗艦」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雙雙發布業績預增公告。 其中,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8億元至31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3.88億元至16.88億元之間,同比增加98.25%至119.49%。 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6.35億元至29.35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4.37億元至17.37億元之間,同比增加119.89%至144.93%。 去年同期,中國船舶利潤總額約為15.3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14.1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11.98億元,每股收益0.316元/股。 報告期內,中國船舶聚焦主責主業,在確保生產安全的前提下,狠抓生產保交付,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生產效率穩步提升;船舶行業整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公司手持訂單結構升級優化;報告期內交付的民品船舶價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當,營業毛利同比增加;聯營企業的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受上述因素影響,公司本期業績預增。 與此同時,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工)公告稱,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億元至18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同比增長181.73%至238.08%;與上年同期(重述後財務數據)相比,同比增長181.09%至237.30%。 中國重工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3億至16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同比增長192.96%到260.57%;與上年同期(重述後財務數據)相比,同比增長192.96%到260.57%。 追溯調整前,2024年上半年中國重工公司利潤總額約為5.7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4.4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23元/股。 2024 年下半年,中國重工全資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10.44億元購買武漢武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武漢武船航融重工裝備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收購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中國重工自2024年初將武船航融納入合併範圍,並對上年同期對比財務報表進行了追溯調整。追溯調整後,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約為5.7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4.4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23 元/股。 中國重工指出,報告期內,公司把握船舶行業發展態勢,進一步發揮主建船型批量建造優勢,強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著力提升效率效益,交付的民船產品數量大幅增加,營業收入相應增長,經營業績同比明顯提升。 目前,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正在開展A股市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吸收合併重組,中國船舶擬以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交易金額高達1151.50億元,是截至目前全球船舶行業交易金額最大的企業合併案例。 本次合併重組交易於7月4日獲上交所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7月8日完成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重組方案註冊稿。隨著前期監管審核工作已基本完成,待中國證監會籤發註冊批文,並由上交所完成發行上市安排後,即可正式實施。 合併完成後,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將承繼及承接中國重工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屆時,中國船舶作為存續公司,總資產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年收入規模突破1300億元,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完備的上市造船巨頭。 據了解,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均為中國船舶集團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其中,中國船舶聚焦船舶海工裝備和海洋科技應用領域,主要業務包括造船業務(軍、民)、修船業務、海洋工程及機電設備等,主要產品為軍用艦船、貨櫃船、散貨船、液化氣船、大型郵輪、軍輔船、特種艦船、海工輔助船及其他機電設備等。業務主體為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中船澄西、廣船國際四家子公司,系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 中國重工主要從事艦船研發設計製造業務,涵蓋海洋防務及海洋開發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深海裝備及艦船修理改裝、艦船配套及機電裝備、戰略新興產業及其他;主要產品包括海洋防務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科考裝備和海洋開發裝備等。旗下擁有大連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造船企業。 2024年,中國船舶共承接船舶訂單154艘1272.46萬載重噸,中國重工共承接新船訂單103艘1589.95萬載重噸。兩家企業去年合計承接新船訂單257艘2862.41萬載重噸。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2024年全球新船訂單共計2412艘約1.7億載重噸,按載重噸計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去年共拿下了全球16.84%的新船訂單。 本次合併完成後,中國船舶股份將整合中國重工旗下的大連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優質資產,推動中國船舶股份與中國重工所屬船舶修造及配套業務的協同優化,具備從資產規模、技術實力、交付能力到全球市場佔有率等多維度重塑行業格局的實力,並將匯聚資本市場各方合力,集智而為構建全球稀缺性龍頭企業的估值邏輯。 此外,為進一步避免同業競爭,中國船舶集團承諾在三年內剝離滬東中華不宜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使滬東中華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條件。滬東中華是全球頭部造船企業之一,目前由中國船舶集團持股100%,主要從事船舶製造及海洋工程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防務裝備、大型LNG船、超大型貨櫃船、海洋工程及特種船等。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