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亞洲共通報95起海盜與武裝劫船事件,同比大增83%。其中,新加坡海峽與馬六甲海峽情況最嚴重,兩地合計佔全亞洲案件的84%,共80起,是去年同期的近四倍。
新加坡海峽與馬六甲海峽發生的80起事件中,一起發生在馬六甲海峽,其餘79起都發生在新加坡海峽,當中77起集中在東向航道,兩起在預警區,一起發生在西向航道。
今年1月至6月的95起事件中,兩起是發生在公海的海盜案,其餘93起屬沿海國水域內的武裝搶劫事件。這當中,92起為實際登船,另有三起屬未遂案件。
大多數案件屬「機會型」劫案,犯案者通常登上船身較低、航速較慢、警戒薄弱的船,以「搶了就跑」(hit-and-run)的方式犯案,具攻擊性的情況不多。
報告沒有交代事件增加的具體原因,只指出按照嚴重程度來看,全數95起事件中,較輕微的第三級與第四級案件佔比明顯上升,分別達40%和48%,比去年同期增加九和10個百分點;第二級案件維持在八起。今年尚未出現最嚴重的第一級案件。
根據ReCAAP網站,第一級事件中,歹徒人數多且常持槍械或利器,船員可能遭毆打或綁架,船隻或貨物損失嚴重。第二級歹徒較少,部分持槍,船員可能被短暫脅持,財物如現金被盜。第三級多為小規模歹徒,雖可能持械,但船員未受傷,部分未能得逞。第四級最輕微,歹徒未持武器,船員安全,而歹徒通常在被發現後空手逃離。
報告也指出,在新加坡及馬六甲海峽發生的80起事件中,逾半(52%)發生在航行中的散裝貨船上,九成案件未造成船員受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