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上半年貨櫃船訂單激增,中國船廠佔主導地位-快遞搜
2025年上半年,貨櫃船新造船訂單增長了288%,雖然低於疫情時期,但仍超過了需求增長。 私下裡的市場專家表示,如果市場基本面像預期的那樣,繼續保持今年形成的趨勢,那麼貨櫃航運業正走向「災難性的衰退」。 根據7月9日發布的Veson Nautical的年中市場報告,今年上半年船舶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88%,需求增長有限,不到5%,僅受到中東危機和好望角船舶改道的影響。 從烏克蘭戰爭到紅海和中東危機以及大流行病需求激增,各種危機都吸收了實際交付量和能力增長。隨著美國關稅和監管的反補貼危機,以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可能在2027年重新開放的前景,這種局面即將結束。 Veson分析師Dan Nash認為,供應增長與需求增長之間存在不平衡:「在假設好望角繼續改道的情況下,兩年的供應增長約為8%,需求增長約為2%。我們認為最早可能要到2027年才會重返紅海。」 此外,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試圖將造船業從中國人手中轉移出去的努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 Trade Representative)將於10月對中國製造的船舶提起301條款指控)似乎正在失敗,因為大多數訂單仍在中國船廠完成,今年上半年195艘船舶訂單中有133艘來自中國。 然而,與2021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300多架相比,2023年和24年的訂單量大幅下降,因此,納什駁斥了比2024年訂單量增加288%的標題數字,並指出,疫情時期的訂單量比2024年的訂單量要高得多。 「在中國,你無法在價格上競爭,當你訂購一艘船時,你知道你是在長期考慮。2年、3年或4年後市場會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真正知道。因此,船主們押注未來政策的改變,但驅動因素是船的價格。」納什解釋道。 Veson公司的分析師指出,中國製造的船舶比其在韓國的競爭對手便宜20-30%,但在美國製造同樣的船舶要便宜3 - 4倍。 「交貨條件也很有競爭力,我的意思是,今年早些時候,一艘汽車運輸船在209天內建成。我知道我們談論的是貨櫃行業,但如果中國人願意,他們真的可以打開它,」納什補充道。 Nash表示,租船市場似乎也在無視市場引力,頑固地保持在高位,但他承認,由於過去幾年市場收費過高,租船期限延長,這造成了租船市場滯後,這需要時間來解決。 「租船市場和現貨市場40英尺貨櫃的價格之間存在很大的脫節。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它。但40英尺貨櫃的現貨市場通常是市場走向的第一個信號。」 此外,買賣市場一直很活躍,MSC在市場上看多,渴望尋找噸位,以滿足其在2M聯盟中與馬士基合作提供服務的需求。 納什認為,隨著這些船舶在未來幾年的交付,大約30%的船舶訂單將會增加。 然而,隨著《香港公約》(Hong Kong Convention)於上月生效,拆解已不像過去那樣簡單,而且可用於環保拆解的船廠數量可能會導致拆解體系出現更多瓶頸。 納什說:「如果費率跌至最低點,船東需要迅速報廢,這可能會擴大拆除的動力。」這可能會進一步壓低運營商的收入水平,並進一步延長低費率的時期。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港口收費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太平洋地區的運力,但這是否足以抵消所有其他貿易的損失仍值得懷疑。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