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宣布進一步徵收關稅後,全球航運業正努力應對不確定性加劇的局面。
對除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外的世界大部分地區實施提高關稅的最後期限原定於7月9日,現已延長至8月1日。白宮表示,這一延長旨在為與尚未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的國家進行談判提供更多時間,迄今只有英國和越南與川普政府解決了貿易問題。
與歐盟和印度等大型貿易區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圍繞這些談判的不確定性正促使進口商重新評估其供應鏈和庫存策略,從下個月初開始,從與美國沒有新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商品可能會被徵收高達70%的關稅。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關稅,許多進口商正在探索替代策略,以減輕潛在的成本上漲。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改變中國的出口路線。然而,美國已經對通過越南的貨物徵收40%的稅,以抵消這種做法。此外,進口商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國境內的保稅倉庫延遲關稅支付,直到商品售出,以便在不可預測的貿易政策中更好地管理現金流。
關稅實施的不確定性導致了運費的波動和貿易路線的改變。
「從2025年開始,將一個40英尺的貨櫃從亞洲運往北歐的成本首次超過了運往美國西海岸的成本。經紀公司Braemar在今天發布的一份貨櫃報告中指出:「亞洲-美國航線的即期運價連續第三周下降,而亞洲-北歐航線的運價則有所改善,這是由於運力收緊和運價成功上調所致。」
目前,中美西海岸運費已降至2089美元/人次,較4周前5606美元/人次的峰值大幅下降。
「在一個以月為單位衡量供應鏈持續時間的行業,長期規劃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使得此類計劃事實上不可能實現,」Sea-Intelligence分析師在最新的周報中指出,並補充稱:「在這種不可預測的環境下,美國進口商可能會謹慎行事。」
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公司(MSC)率先採取行動,與另一家貨櫃航運諮詢公司Linerlytica合作,取消了跨太平洋航線上的過剩運力,報導稱,MSC連接蔡梅、海防、南沙、香港、鹽田、廈門和長灘的珍珠航線暫停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