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從上海「自貿經驗」到「全國方案」服務貿易如何持續加快擴大開放?-快遞搜
通知指出,自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以來,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了一批引領性、標誌性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含金量的先進經驗。 聚焦7方面 43條將推廣至全國 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將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成熟、成效明顯、風險可控的77條試點措施向更大範圍複製推廣的相關情況。77條試點措施,覆蓋哪些重點領域? 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77條試點措施中,34條將推廣至其他自貿試驗區,43條將推廣至全國。措施聚焦7個方面,包含服務貿易的8條措施、貨物貿易領域的12條措施、數字貿易領域15條措施、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8條措施、政府採購領域的15條措施、「邊境後」管理制度改革的13條措施以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6條措施。 商務部部長助理 唐文弘:在自貿試驗區自主開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試驗,並向更大範圍複製推廣試驗成果,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抓好貫徹落實,重點推進企業和群眾急需的試點舉措落地見效,在更大範圍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充分釋放制度型開放紅利。 一年多先行先試 上海有哪些「自貿經驗」? 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80條措施,打造國家制度型開放示範區。經過一年多的先行先試,這80條措施已基本落地,開展了一批引領性、標誌性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含金量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了「自貿經驗」。 一年多先行先試,上海究竟提供了哪些「自貿經驗」?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上海市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通過落實80條試點措施,實現了貿易投資便利化、數字貿易創新、「邊境後」制度改革及開放紅利釋放的突破,為全國制度型開放積累經驗。 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在航運領域,上海優化國際中轉集拼運作模式,對境外啟運、洋山中轉至第三國的貨物免於檢驗,使整體作業時間縮短50%。這一舉措推動洋山港國際中轉集拼貨物比例從12.6%升至18.6%,其全球貨櫃港口績效排名躍居首位。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吳偉:制度型開放紅利進一步釋放。出臺全國首部專門規範保稅維修的地方性法規《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保稅維修業務發展若干規定》,進一步推動保稅維修新業態創新發展、規模提升。2024年,上海關區保稅維修進出口規模超1200億元,同比增長73.9%。 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提速增效。上海升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數據交換系統,與新加坡完成「一次申報、雙邊通關」試點。跨境電子發票互操作平臺建設取得進展,已完成上海與新加坡、日本企業間的驗證測試。在數據跨境流動管理上,聚焦金融、貿易、航運等高頻訴求行業,制定3個領域負面清單,並在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首創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合規開展數據跨境活動。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吳偉:「邊境後」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著力深化政府採購改革,強化政府採購和招投標改革一體推進,2200多個採購項目採用新規則,1000多個項目發布中英文公告。不斷提高勞動者權益保護水平,強化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建持證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搭建了「調解、仲裁、審判」一站式勞動人事服務平臺。 試點措施多數涉及市場主體反映強改革訴求大的領域 這次複製推廣的77條試點措施中,包含服務貿易的8條措施、貨物貿易領域的12條措施、數字貿易領域的15條措施、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8條措施、政府採購領域的15條措施、「邊境後」管理制度改革的13條措施以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6條措施。這些措施多數是市場主體反映強、改革訴求比較大的領域,涉及智慧財產權、數字跨境流動、國企改革等諸多方面的具體舉措。 如何用好上海「自貿經驗」?哪些複製推廣方式會更有效?來聽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的分析。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 林杉)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