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玉米出口強勁的推動下,美國海運穀物出貨量同比增長9%。雖然進口關稅的增加導致中國的出口量同比下降57%,但美國已經能夠為其大部分貨物找到替代市場,」BIMCO航運分析經理Filipe Gouveia表示。
2025年3月,中國對美國糧食徵收更高關稅,大大降低了美國貨物的競爭力。因此,運往中國的美國糧食貨物所佔份額從2024年上半年的26%暴跌至2025年的10%。為了彌補這一下降,美國增加了對亞洲、拉丁美洲和地中海其他市場的出口。
不過,市場的變化並沒有完全抵消某些大宗商品的損失。美國大豆出口同比下降10%,高粱出口同比下降89%,因為中國在這些貿易中仍佔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大豆出貨量的67%和高粱出貨量的84%運往中國。相比之下,中國在全球小麥(7%)和玉米(5%)出貨量中所佔的份額要小得多。
「雖然2025年上半年的貨運量增長對幹散貨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因素,但由於平均航行距離減少了14%,噸英裡需求仍然同比下降了7%。美國穀物的新目的地平均距離美國更近,而不是中國。此外,通過巴拿馬運河的美國糧食運輸的恢復進一步縮短了距離,」Gouveia說。
今年到目前為止,46%的美國糧食貨物由巴拿馬型船舶運輸,32%由超大型船舶運輸,22%由靈動型船舶運輸。受貨運量上升的支撐,巴拿馬型和靈便型船舶的噸英裡需求有所增加。然而,由於在日本和中國這兩個美國穀物的最大進口國面臨來自巴拿馬型船的激烈競爭,超巴拿馬型船的噸英裡需求同比下降了33%。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美國將進入穀物的收穫季節。美國農業部(USDA)預計玉米產量將增加6%,而小麥和大豆產量預計將略有下降。
「在美國收穫後的今年剩餘時間裡,預計糧食運輸量將出現季節性上升。全球小麥和玉米供應趨緊有助於維持運輸。然而,為大豆和高粱尋找替代市場可能仍然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大豆,由於巴西產量不斷增長,預計中國將繼續青睞巴西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