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援引中國海油的消息,國內首批以城市垃圾為原料的綠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完成國內首制甲醇雙燃料貨櫃船「中遠海運洋浦」輪的加注作業。
綠色甲醇由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以城市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廢棄物發酵產生的沼氣為製作原料。本次加注作業採用「陸 — 船」方式完成,實現了首艘國產雙燃料(甲醇 + 柴油)船舶在國內港口的首次綠色甲醇加注。
當前,全球航運業正在加快綠色轉型,綠色甲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與柴油等傳統化石燃料相比,本次加注的 200 噸綠色甲醇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325 噸,相當於種植 1.9 萬餘棵樹的碳匯效應。中國海油化學綠色甲醇工作組組長吳洪勝表示,此次綠色甲醇的成功加注,推動國內航運燃料從傳統能源向綠色能源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經查詢獲悉,由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國內首制 16000TEU 甲醇雙燃料貨櫃船「中遠海運洋浦」輪,於 6 月 20 日在上海長興島交付。
該船的交付,實現了大型甲醇雙燃料貨櫃船建造領域「國內船東第一單、國內船廠交付第一艘、國產甲醇主機第一次實船應用」三個歷史性突破,不僅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更以「中國智造」為全球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據介紹,該船為中遠海控首制,也是其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戰略的標杆項目。船總長 366 米、型寬 51 米,最大裝箱量 16136TEU。其核心技術創新貫穿全產業鏈,配備 11000 立方米超大甲醇儲存艙,可支持遠東至美東航線單程航行無需中途加注燃料。
同時,搭載中國船舶集團 WinGD 自主研製的國產首臺套甲醇雙燃料主機、甲醇雙燃料船用鍋爐,以及國內首次應用於貨櫃船的甲醇發電機組,雙燃料系統可根據航線需求,自由切換燃料模式,運營靈活性與穩定性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