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402.6萬標準箱(TEU),同比增長7.3%,創下新的歷史紀錄,在上海港的佔比達51.9%,成為上海港貨櫃吞吐量持續攀升的主要增長極。據洋山港海事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累計安全進出國際航行貨櫃船舶4620艘次,同比增長4.6%,其中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貨櫃船舶靠離704艘次,同比增長1%。內支線貨櫃船舶靠離8803艘次,同比增長6.8%,實現了幹線和支線船舶流量「雙提升」,區域集疏運網絡持續活躍。船舶流量維持高位運行的背後,對港口通航能力和碼頭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一路同行」團隊負責人劉劍平介紹,洋山港海事局聚焦「安全與效率」核心目標,依託上海市口岸十大創新成果「四雙」(雙向通航、雙檔靠泊、雙套泊作業、雙窗口離泊)服務舉措,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優化安全保障措施,持續解決洋山深水港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為深挖港口產能提供了有力支撐。國際航行貨櫃船舶創新舉措方面,2025年上半年實施主航道「雙向通航」342艘次、「雙窗口離泊」206艘次、「雙套泊作業」1564艘次,航道交通效率、船舶作業時間窗口有效提升,碼頭空置時間、船舶無效在泊時間大幅縮短,港口通航能級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洋山VTS優化錨地管理舉措,實現錨泊船舶艘次有效擴容,尤其在能見度不良時提前安排船舶拋錨待泊,穩步推進國際航行貨櫃船舶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港,上半年洋山水域先後經歷近15次大霧籠罩,船舶進出和港口運行基本正常。內支線船舶方面,實施「雙檔靠泊作業」1081艘次,「雙檔靠泊」期間,同一碼頭岸線的泊位利用率提高100%,碼頭運營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實施大風精細化管控舉措,協同上港集團和各碼頭調度,共同優化寒潮大風條件下內支線貨櫃船舶調度順序,優先組織船舶尺度較小,抗風能力相對較差的內支線貨櫃船舶靠泊裝卸,在大風影響之前能夠作業結束離泊出港,其他船舶尺度相對較大的船舶可繼續在港作業,2025年上半年,洋山港海事局依據《洋山支線氣象專報》實施大風精細化管控24次,最大限度降低大風天氣對港口正常生產的影響,保障了內支線運輸的穩定暢通。針對越來越多的國際航行貨櫃船舶希望可以掛靠洋山港的客觀情況,下一步,洋山港海事局還將探索實施全潮水時段「三套泊」創新舉措,持續推動洋山深水港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提供助力。通訊員:申屠高昊、韓帥(來源:洋山港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