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天網+地網」亮相廊洽會,河鋼物流年累計實現結構性降費8.8%__快遞搜
文 / 現代物流報記者 常河山 2025年6月16日至20日,以「共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共譜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篇章」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簡稱「廊洽會」)在河北省廊坊市舉行。 眾多行業前沿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紛紛亮相。河鋼帶來的是「天網+地網」全鏈條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鐵路運輸幹線396條,汽運主要線路163條,多式聯運通道242條,終端倉儲庫158個,關聯海港及內河港42個…… 憑藉強大的物流幹線網絡布局,河鋼物流構建了鋼鐵行業全鏈條供應鏈服務生態。 貫穿鋼鐵動脈: 「一體化服務」生態圈,降本超行業15% 在發展中,河鋼物流統籌了億噸河鋼自有物流資源,用全鏈條全流程保障服務能力,覆蓋河鋼七大鋼鐵製造基地,形成了「採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逆向物流」一體化服務體系。 河鋼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體系聚焦京津冀及附近區域近2億噸鋼鐵產能,立足高效服務京津冀冶金企業級大宗貿易客戶的物流需求,打造了集公鐵水運、港口和多式聯運全要素管控,裝、卸、儲、運、配送和加工全流程服務的一體化物流降費創效平臺。 如今,河鋼物流的上述服務體系,已經形成規模化降本能力,通過集採、統運分配,年累計實現物流結構性降費8.8%,單噸物流降本能力超行業平均水平15%。 從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原材料的全球採購運輸,到鋼材產品的「門到門」配送,河鋼物流已經實現全品類、全流程、全要素物流服務覆蓋。 區位協同、產業聯動,如今已經成為河鋼物流「兩大優勢」。 依託曹妃甸、黃驊港兩個自有港口,投射全國的運力資源池和遍布國內六大鋼材銷售區域的倉儲集散中心,河鋼物流已形成「連通京津冀、輻射六大區、出海中亞歐」的立體化物流網絡。 據介紹,河鋼物流的業務已經深度嵌入河北及周邊鋼鐵冶金產業集群,「物流服務—產業升級」共生生態已經形成,「幹線運輸+倉儲+配送」全鏈條業務模式,讓河鋼可實現鋼材產成品從發運到終端配送最快48小時「極速達」。 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河鋼物流還牽頭牽頭制定了填補行業空白的《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構成及計算》國家級標準;建立全鏈條物流專業管理執行標準和「幹線」物流標準成本體系,成為行業成本管控標杆。 雙港擎動,綠色護航: 3500萬噸樞紐賦能,港鐵聯運模式劈波斬浪 依託京津冀地區「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獨特區位優勢及河北省全球領先的鋼鐵產能基礎,河鋼深度整合了1.8億噸級物流資源量,並發揮運力、倉儲、港口和數智化優勢,打造了集「天網+地網」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網絡。 河鋼物流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此舉有力推動了河鋼「鋼鐵向材料,製造向服務」深度轉型,並充分展示了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價值,憑藉強大的鋼鐵物流服務優勢,河鋼物流可以為市場和客戶提供時效更快、質量更優、成本更低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在港口運營方面,河鋼物流通過布局環渤海灣核心樞紐,深度嵌入河北立體交通網,在曹妃甸、黃驊港兩座國際化綜合大港,河鋼物流貨物年吞吐量已超 3500 萬噸。 在曹妃甸和黃驊港,河鋼物流擁有8個外貿泊位(最大靠泊17.5萬噸cape級船舶)、550萬噸堆場庫容、90.85萬平米海關監管區,其中,黃驊港單日鐵路集疏港能力超9列。 為提高物流效能,河鋼物流創新了「兩港聯動」模式,發展與國內42個海港、內河港戰略合作,開闢了149條陸水聯運線路。與此同時,河鋼物流還延伸臨港物流鏈,發展「港外物流」,實現「港到港」「港到門」全程物流服務。 河鋼物流不斷優化服務架構,創新物流總包業務,開闢周涇巷「統運分配」、濟寧港水運中轉等運輸模式,開通「港城班列」「廠際班列」,暢通了鋼材與鐵礦石、焦炭「雙向運輸」通道。 河鋼物流是綠色低碳的踐行者。在服務鋼企環保創A中,綠色清潔運輸比例達80%,打造清潔運輸線路80條以上,實現河鋼生產基地150公裡內範圍全覆蓋。在綠色港口建設中,「鐵簸萁」裝船、卸料漏鬥卸船等無塵化作業模式廣泛應用。 數智+網絡驅動: 多式聯運降本20%,效率升30% 支撐數千萬噸級物流規模運營,離不開公鐵水全要素綜合立體化物流服務體系,也離不開數智化的助力。 為此,河鋼物流建成了華北跨度最大的氣膜式全封閉倉儲庫(河鋼雲商倉儲中心),年周轉能力超 1000 萬噸;在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和西部等六大區域布局158 個倉儲庫,形成了「產線周邊庫+水運樞紐倉+內陸分撥倉」聯動網絡。 除了網絡聯動,河鋼物流還依託平臺化信息資源,整合163家核心承運商,關聯公路運力9.8萬輛,包含船舶信息7614條;擁有19條獨資、參股鐵路線,關聯站點1384個;深化與北京、太原、濟南和呼和浩特等鐵路局戰略合作,打通了396條鐵運通道。 在華東、華南等區域,河鋼物流也開設了44條國內鋼材班輪,開通了35條中東北非鋼材、澳礦、俄煤、寮國鋁礬土、印度工業鹽和北美焦炭等國際貿易運輸通道,輻射「一帶一路」沿線30餘個國家和地區。 河鋼物流積極探索數智物流。在發展中,河鋼物流建成涵蓋9大資料庫、13個功能模塊的物流協同管理平臺,實現了車貨資源即時匹配、運輸實時監控和運力資源跨區域協同調度,實現了與95306、船訊網以及河鋼內部信息化平臺深度對接,實現了信息實時共享、資源協同配置。 在協同配置跨區域、跨板塊物流資源方面,河鋼物流依託「幹線+支線」模式,打造242條多式聯運通道,構建142條精品物流線路,在網絡化、數智化助力下,平均物流成本降低20%,運輸效率提升30%,形成了有效降本增效新優勢。 降本31%! 「全鏈路優化」釋放降本增效紅利 有了完備的物流服務體系、數智化信息支撐和公鐵水多式聯運網,河鋼物流降本增效碩果纍纍。 河鋼物流物流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的運輸幹線,包含了163條汽運、56條鐵路、44條水運線路,「幹線」發運量佔比總物流量75%以上。 聚集承運商和運力資源,強化平臺化承運招投標管理,公路物流運費降低5.7%。 發揮與各鐵路局和港口「路企合作、港企聯動」優勢,釋放鐵運、水運效能,打造「港鐵聯動」和多式聯運新通道,運費也得以大幅下降。 構建歷史價格資料庫,建立線路物流成本模型,形成「幹線」標準成本體系,涵蓋線路成本數據3萬條,「幹線」物流成本較標準成本降低8.4%。 結合河鋼產成品銷售覆蓋的國內六大區域鋼材集散需求,河鋼物流打造了158個終端倉儲庫;圍繞服務河鋼產線基地,建立了14個周邊原料庫,形成「產線周邊庫+水運樞紐倉+內陸分撥倉」倉儲聯動網絡,有效串聯了河鋼上下遊全產業供應鏈。 河鋼物流還構建了自營庫、加盟庫、合作庫三種倉儲庫管理模式,打造規範化倉儲庫認證體系,擴大倉儲運營網絡,提升倉儲庫「幹線+支線」集散樞紐作用,為客戶降低物流成本6%。 加工配送,是河鋼物流的一項重要服務能力。發揮倉儲庫加工服務,實現庫內鋼材加工、半成品發運,節約了客戶時間成本,減少了倒運環節,降低了短倒費用。 河鋼物流還通過終端資源運力,做好目的港短駁、鐵運最後一公裡發運、終端汽運短倒,為客戶降低終端配送物流成本約9%。河鋼自身也依託整合資源,形成全鏈條、全要素、全流程集成化綜合物流服務,綜合物流成本同比降低8.8%。 據了解,河鋼通過在國內首創「鐵路+港口」聯合物流總包模式,通過深化路企合作、港企合作,實現物流成本系統性下降。2025年預計可降低總成本1.5億元。 談起降本增效,河鋼物流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統籌配置社會物流運力,通過公鐵聯運、水陸聯運等多式聯運創新模式,構建「門到門」全鏈條物流解決方案,可實現成本優化、效率提升、綠色低碳的價值協同,2025年河鋼物流單噸運費最高可降31%。 访问:49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