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一列滿載白色家電、汽車配件等「安徽造」產品的中歐班列從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鳴笛啟程,將經霍爾果斯口岸穿越中亞腹地,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此趟列車的發運,標誌著中歐班列(合肥)累計發運量突破5000列。
2014年,首趟合肥中歐班列啟程駛向中亞,實現了安徽省歷史上國際鐵路貨運專列「零的突破」。11年後,當初每月僅開行1~2列的「新生力量」,已成長為每日穩定開行3~4列的「鋼鐵駝隊」,開行頻次實現數十倍增長。2025年以來,中亞方向去程班列箱量達5190標箱,同比增長24.88%。
合肥國際陸港副總經理任昭重介紹,11年間,中歐班列(合肥)從最初「向西一列車」,發展為連接20個國家、170個國際節點城市的「絲路網絡」。貨值、貨重、滿載率等核心運營指標持續穩居全國同類班列前列,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超800億元,成為安徽對外開放的「黃金通道」。
這條綿延萬裡的鋼鐵絲路,也是「皖貨乘皖列」的生動縮影,彰顯著安徽省與合肥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堅定決心。據介紹,搭乘中歐班列(合肥)的安徽本土貨物比例,從開行初期的不足5%,躍升至近90%,累計服務省內企業超600家,成為安徽優勢產業「出海」的堅實後盾。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合肥)還根據企業需求開通定製專列,已累計為奇瑞、江淮、美菱等本土龍頭企業開行定製專列超1500列。新能源、光伏、白色家電等「安徽造」產品,正搭乘這列「全球快線」源源不斷走向世界。
任昭重表示,未來,合肥國際陸港將全力建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牢牢把握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獲批的重大契機,依託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持續拓展「班列+貿易」「班列+金融」「班列+跨境電商」等創新服務模式,更進一步融入國家開放大局,為合肥市加速構建大物流體系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