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大學執行校長保羅·馬弗莫(Paul Mapfumo)16日在北京表示,非中關係深植於相互尊重、智慧共享和公平發展的文明對話,從海上絲綢之路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歷史印證非中關係緊密相連、堅韌穩定。
當日,馬弗莫一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出席兩校聯合主辦的中非文明論壇(2025)。
「今天舉辦的中非文明論壇呼應了歷史共鳴,同時提醒我們,未來必須建立在文化理解、知識交流和技術合作的基礎之上。」馬弗莫在致辭中說。
2024年,中方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其中「文明互鑑夥伴行動」居於首位。同年,中國人民大學聯合辛巴威大學共同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鑑合作研究中心,推動中非文明交流等相關領域研究。
馬弗莫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文化交流、文明互鑑應當成為關係發展的首要任務。各領域的發展和合作需要建立在共有的文化理解和價值認同之上,這些共同點也有助於雙方在全球性問題上達成共識。
「大學是發展的基石,在非中關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應當肩負起夯實文化基礎的責任。」他說。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馬弗莫表示,非中關係的穩定性在當今世界尤顯珍貴,賡續友誼、深化合作不僅是雙方人民的共同願景,更為促進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注入動力,幫助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活動現場,面向學生,馬弗莫送出寄語:「你們是未來的希望,我們需要更多年輕人共同書寫非中關係發展的新篇章。讓我們作為夥伴一起努力,把想法轉化為成果,把共鳴轉化為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