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海關總署發布了5月份的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5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商品金額為288.1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5%。這一降幅不僅創下了自2020年2月以來的最大值,而且相較於4月份21%的降幅,進一步有所擴大。
海關總署9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7.9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延續增長態勢。其中,出口10.67萬億元,增長7.2%;進口7.27萬億元,下降3.8%。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81萬億元,增長2.7%;當月出口2.28萬億元,增長6.3%。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5月我國對東協、歐盟、非洲、中亞五國的出口分別增長16.9%、13.7%、35.3%、8.8%,顯示出我國出口呈現國別轉移,出口目的地更多轉向非美國地區。而按美元計價,5月中國對美國出口288.19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34.5%,降幅大於4月的21%,創2020年2月以來最大降幅;5月自美國進口108.07億美元商品,同比下降18.1%,降幅也大於4月的13.8%。5月對美國貿易順差為180.11億美元,同比減少41.5%。
受對美出口大幅下降拖累,5月中國出口增長不及預期。以美元計價,5月總出口同比增長4.8%,低於市場預期的5%和4月的8.1%;進口同比下降3.4%,遠低於預期的0.9%降幅。今年以來,進口額一直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低迷。不過,5月中國對東南亞地區出口較上年增長近15%,對歐盟國家和非洲地區出口分別增長12%和33%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對美出口下降的影響。
中美經貿關係方面,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達成臨時協議,互降關稅,但並未解決造成雙邊關係緊張的更廣泛問題,包括芬太尼關稅以及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上周四晚,兩國最高領導人進行通話,這是自川普1月20日就職以來雙方首次直接互動。川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次主要討論貿易問題的會談取得了「非常積極的結論」,為6月9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奠定了基礎。
此次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代表團隊舉行,美方由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裡爾率領,重啟貿易談判。雙方本次談判的焦點將聚焦於出口管制方面,尤其是中國的稀土和美國的出口管制。目前,中國出口美國還面臨額外的20%芬太尼關稅和10%對等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平均關稅為51.1%。
儘管面臨關稅因素擾動,我國外貿仍然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進入5月份,我國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特別是中美經貿高層會談之後,增速明顯加快,5月當月在同比少2個工作日的情況下,實現平穩增長。6月「搶出口」效應或將進一步發酵,本月出口有可能繼續保持同比正增長。但考慮到中美經貿對話磋商還會經歷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接下來的外貿走勢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製方案。快遞搜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