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湄洲灣上演「沉箱攻堅戰」-快遞搜
搶工期的「賽跑」剛起步,就被海上養殖拆遷按下了「暫停鍵」。項目黨支部書記林文強立刻帶領黨員幹部扎進漁村,逐戶走訪漁民、耐心解讀徵拆政策,幫大家算透「長遠帳」,僅用27天就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掃清了工期推進的首個障礙。 拆遷難題一破,基槽開挖立刻「提速」。作業船陣迅速在海域鋪開,挖泥船的絞刀高速運轉、攪起滾滾濁浪,6條泥駁船在調度員楊志的精準「操盤」下「接力」運泥,於航道裡井然有序地往來穿梭。不到兩個月,基槽開挖進度就按計劃完成,楊志笑著說:「這下沉箱有地方安『家』了。」 在基槽開挖的號角剛吹響的同時,不遠處預製場的沉箱預製也隨即拉開序幕。 早在施工策劃階段,技術團隊便依託BIM技術對首件沉箱的鋼筋骨架進行建模分析,模擬施工路徑,規避現場調整工序的風險。技術團隊還發現,由於單個沉箱重達2849噸,預製過程中鋼筋綁紮環節極易出現底層底板鋼筋間距偏差的潛在風險。 「搶工期不能只拼速度,提前化解風險才是保進度的關鍵。」預製前一段時間廖金和召集項目團隊對照施工策劃方案,結合現場實際進行研討,重點圍繞沉箱製作明確各崗位職責並制定相應措施,把問題解決在施工前。 在面對鋼筋間距及保護層易偏差的問題時,項目團隊提出採用鋼筋短料再利用的方法,將鋼筋短料再加工作為U型定位筋的創新思路,徹底解決了鋼筋間距及保護層難控制的問題。團隊利用「帶卡槽鋼筋定位架」,將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的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與此同時,團隊還對兩臺鋼筋彎曲機進行全面「體檢」並校準參數,力求將彎鉤角度誤差控制在最小範圍內。「設備檢查和校準參數是費點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鋼筋加工的誤差越低,沉箱製作的速度越穩,減少了後期返工整改的麻煩才是最實在的節約工期。」設備員隆昶徽指著鋼筋彎曲機說道。 在此過程中,項目團隊還派駐質量員駐場抽檢,前置管控流程,關鍵工序實行「旁站監督+數據留存」雙保險,為沉箱的製作質量提供保障。 隨著這些「妙招」落地,沉箱預製工效從最初7天完成4層提升至6層,43件沉箱預製任務更是較計劃提前20天「衝刺收官」,為四季度碼頭主體施工搶回半個月黃金工期。 預製場的第一個沉箱剛「出生」,安裝的「接力賽」便緊鑼密鼓進行。 項目團隊提前3個月便反覆勘察海運路線,與海事部門共同劃定施工水域禁航區域,對航行管制方案進行優化,同步拓寬加固運輸通道,為沉箱運輸鋪就「通途」。 不到一個月,11件沉箱全部安裝完畢,比計劃縮短了近半個月工期。 如今,項目全年進度指標超額完成12%。羅嶼港700米新築港堤如銀色長龍臥波,3個7萬噸級泊位的輪廓也在夕陽下愈發清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