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日媒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24日宣布,海上保安廳的大型無人機「海上衛士」(Sea Guardian)23日在北九州機場著陸時,螺旋槳和尾翼與跑道接觸並受損,國土交通省已將其認定為「重大事故」。
著陸時失控
機身多處損傷
報導援引海上保安廳的消息稱,該無人機從北九州機場起飛,於當地時間23日下午6點半左右通過地面遠程操控在北九州機場著陸。
著陸後,該無人機失去自行移動能力。
該機的運營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檢查時發現,機體後部4片螺旋槳的尖端出現彎曲,同時機體底部的垂直尾翼頂端也有摩擦痕跡。
海上保安廳認為,事故原因可能是機體著陸時,其後部與跑道發生碰撞,事故未造成人員受傷。
日本政府:重大事故
多架民用航班延誤
24日,國交省發布消息稱,已將此次事件認定為可能導致事故的「重大事故」。
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目前已指派了兩名航空事故調查官調查此事。
報導稱,發生事故的北九州機場跑道因此關閉了約40分鐘,導致後續3架航班出現延誤等情況。
涉事機型為美制MQ-9B
引進費用約40億日元
據介紹,發生事故的這架無人機為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製造的「MQ-9B」,全長11.7米,翼展約24米。
該無人機具備遠程操控和24小時以上連續飛行的能力,其還配備紅外夜視攝像頭和雷達,可持續盤旋並穩定拍攝。
報導指出,海上保安廳經過實證實驗後決定引進,引入費用約為4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