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積木」一樣把汽車運輸到貨船上,你見過嗎?11月7日,在江蘇蘇州太倉港國際貨櫃碼頭,記者看到,巨大的龍門吊「抓取」了一個裝載3臺整車的專用框架,再穩穩騰挪到一艘即將發往阿根廷的貨船上。36小時靠泊時間內,用這種框架運輸的模式能完成2000多輛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裝載,效率提升近30%。
「傳統的汽車運輸方式是滾裝運輸,需要專用碼頭、滾裝船和駕駛員。出口量激增時,滾裝船常常『一船難求』。」蘇州港太倉國際貨櫃碼頭值班經理鮑艾磊說,2022年,太倉港與中遠海運集團開發了「可摺疊商品車專用框架」海運模式,從此,凡是具備貨艙的船舶,都可以運輸汽車。框架長48英尺,每層裝載3臺整車,最高可在船艙內堆放8層,既保證運輸安全,又高效利用空間。
鮑艾磊在太倉港從事碼頭貨運已有15年。他回憶,曾經的太倉港是座「小江港」,以出口原木、卷鋼等傳統貨物為主。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發展步入「快車道」,出海需求增大,太倉港口管委會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轉變,搶先布局汽車出口業務。2022年啟動建設,2024年投運,海通(太倉)汽車碼頭成為長江幹線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汽車滾裝碼頭之一,太倉港汽車出口實現巨大飛躍。
在正和興港碼頭,一艘集滾船在貨櫃裝載完畢後,移泊至不遠處的海通(太倉)汽車碼頭,進行汽車裝載。
「太倉港貨櫃碼頭和汽車滾裝碼頭岸線齊平,彼此毗鄰,能夠實現船舶雙靠,同時進行貨櫃和汽車裝載作業,減少船舶在泊時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太倉港正和興港碼頭有限公司值班經理張金雨說,只待海通碼頭作業結束,這艘滿載各類貨物和新能源汽車的「大傢伙」將啟程前往奈及利亞的拉各斯港和南非的德班港。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太倉港已有近60萬輛汽車出口到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約70%,一舉突破去年全年出口總量。
為何國產汽車扎堆在太倉「出海」?「汽車是太倉港出口的第一大貨種,各個碼頭優先保障汽車運輸船舶的靠泊。國際訂單對時效要求嚴格,太倉港的高效通關和物流服務,給了我們直面全球競爭的底氣。」中國太倉外輪代理有限公司班輪部經理黃磊告訴記者,太倉港還具備「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模式,兼顧長江水運的低成本優勢與鐵路專列的批量運輸能力,成為整車內外貿無縫流轉的關鍵節點。
太倉海關業務大廳的「汽車出口專窗」總是很熱鬧。「2022年開始,報關單數量激增,碼頭堆存場地和泊位緊張,我們順勢設立專窗,專人指導企業提前辦理申報手續,少跑腿、快通關。」汽車出口專窗工作人員、在一線20多年的老關員匡正波說,太倉海關還綜合運用智慧水運系統、船舶物料無紙化審批等「智慧海關工具箱」,提高通關各環節銜接效率;協同碼頭各部門擴增汽車堆存場地面積,引導企業攤薄單車綜合物流成本。
據悉,今年1至10月,太倉港完成貨櫃吞吐量886.4萬標箱,貨物吞吐量5.13億噸,進出口保持高水平增長態勢。「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等作出了進一步部署。我們要融入國家戰略,服務發展大局,主動思考如何立足崗位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更好服務企業,激發外貿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太倉港口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