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天津水運口岸(東疆港區)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實地測評驗收,被正式授予「國際衛生港口」稱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首個獲此殊榮的水運口岸。
「國際衛生港口」稱號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國際認證,要求港口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國際公共衛生風險防控等方面具備全面能力。今年年初,天津市政府、天津海關及天津港集團合作建立了政府主導、港口主責、海關技術指導、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市商務局、天津海關等單位組成工作專班,共同推進天津水運口岸(東疆港區)國際衛生港口創建工作。
在創建工作中,天津海關持續完善東疆港區軟硬體配置,提升衛生檢疫智慧化水平,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推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口岸基礎條件、執法把關能力、衛生管理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均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在傳染病疫情防控和病媒生物控制方面,我們深化與濱海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急救中心、港口醫院等單位的聯防聯控合作,優化工作流程、細化管控指標。同時,以智慧化旅檢通道建設為重點,新增8套智能體溫監測設備,集成紅外測溫、健康申報核驗、人臉識別、智能報警與實時信息推送等功能,實現『監測—複測—處置』全流程閉環管理。在方便人員往來的同時,有效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天津海關所屬東疆海關衛生監督科科長楊穎介紹,海關部門還對關鍵領域的問題整改進行指導,進一步完善口岸基礎設施。
此次成功創建國際衛生港口,標誌著東疆港區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國門安全、服務國際航行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建設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將更好地保障出入境人員和港口人員的健康安全,有利於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我市繁榮郵輪產業、做強港口經濟、提升北方國際航運樞紐能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