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一票機械設備、電子工具貨物在三峽機場完成報關後,搭載大灣區航空HB851航班運往香港,隨後中轉發往東南亞地區。這標誌著宜昌經香港中轉的國際航空物流通道進入常態化、高效率運行階段。
今年以來,受民航業季節性運力調整影響,部分國際直飛航線出現運營空窗。為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宜昌三峽機場物流有限公司主動破局,在貨源組織和政策協同方面,持續深化政企合作、優化關務流程,在宜昌海關支持下,有效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並聯合宜昌市商務局在宜昌各區及周邊縣市舉辦各類外貿資源推介會,增強三峽機場國際貨運資源的區域影響力。
在對外通道拓展方面,高效銜接國際航空樞紐,橫向拓展核心運力資源,積極對接各執飛航空公司及貨運代理,籤署多項國際貨運運輸合作協議,並創新開通「宜昌—中國香港—菲律賓、日本、中國臺灣、泰國」等多條經香港中轉的國際(地區)航線,拓展與上海浦東機場的國內—國際中轉合作,實現對宜昌現有國際航線的貨運業務全面覆蓋,為客戶提供多元化、高性價比的物流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了三峽機場作為鄂西地區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功能定位,也為本地企業「走出去」構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目前,經三峽機場運輸的銀飾、機械設備、電子工具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貨物達43單,總貨值超200萬美元。自今年3月26日宜昌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正式開通以來,三峽機場物流公司已陸續開通曼谷、中國香港等多條國際(地區)航線的腹艙載貨業務,並持續拓展與其他國際通航城市的貨運互聯,貨物運輸時間平均縮短2至3天,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綜合運輸成本。
未來,三峽機場將繼續依託宜昌航空口岸功能優勢,深化與航司、海關、貨代企業等多方合作,持續優化通關效率與服務流程,加快構建「直達+中轉」雙輪驅動的國際貨運體系,為宜昌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降本增效、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堅實物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