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航運諮詢機構AXSMarine的最新數據,2025年前十個月,全球新造船市場中能夠使用「清潔燃料」的船舶訂單佔比為37%,與去年同期持平。
這一停滯態勢主要源於買家對全球海事減排法規具體生效時間仍不確定。與此同時,全球新船訂單總量呈現顯著下滑,今年1月至10月的總噸位(GT)為7800萬總噸,較去年同期的1.13億總噸明顯減少。
這一數據與2024年的市場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由於船舶去年為規避紅海地區安全風險而大規模改道,運營效率下降促使船東投放更多運力,推動全年新船訂單量達到17年來的峰值。此外,運營商當時也在為國際海事組織(IMO)即將出臺的新環保法規做準備。
在替代燃料船舶的具體數據方面,今年前十個月的訂單量約為2900萬總噸,低於去年同期的4200萬總噸。市場不確定性在上月進一步加劇:在國際海事組織會議上,迫於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壓力,成員國決定將一項涉及制定全球碳減排目標及相應獎懲機制的爭議性決議推遲一年表決。
AXSMarine數據副總裁Alexander Hadzhigaev對此評論稱:「隨著國際海事組織『淨零框架』投票的推遲,業界採取觀望態度已成為最可能的結果。」這一態勢對承擔全球約80%貿易運輸量的海運業發展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不同船型的訂單結構來看,貨櫃船和汽車運輸船在採用清潔燃料方面最為積極,今年前十個月其新訂單中具備替代燃料使用能力的運力佔比超過70%。相比之下,散貨船和油輪領域則相對保守,這一比例僅為10%至15%。
在燃料選擇方面,行業格局保持相對穩定。液化天然氣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佔今年總訂單的29%;甲醇以9%的份額位居第二;而氨及其他新型燃料的合計佔比約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