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2日舉行的公司第407次董事會會議上,陽明海運公司公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該公司公布本季度綜合收入為420.9億新臺幣(13.5億美元),稅後利潤為60.5億新臺幣(1.9369億美元),每股收益(EPS)為新臺幣1.73元。2025年前9個月,綜合收入達到1262.7億新臺幣(40.4億美元),稅後利潤為148.1億新臺幣(4.7422億美元),累計每股收益為4.24新臺幣。與2024年同期相比,該公司指出,運費下降導致盈利能力下降。儘管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但陽明表示,它繼續優先考慮調度可靠性和運營效率,以支持穩定的整體業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0%上調至3.2%,主要原因是關稅影響弱於預期。然而,對2026年的預測被略微下調至3.1%。與此同時,10月份標準普爾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S&P Global Manufacturing PMI)為50.8,表明持續但溫和的擴張。印度、泰國和越南的製造業活動增強,而美國在庫存壓力下略有改善。中國也出現了溫和的增長。總體而言,全球製造業仍在溫和擴張,但政策不確定性和不斷變化的關稅措施可能繼續影響經濟勢頭。在貨櫃航運業,Alphaliner在2025年10月的展望中預測,全球運力增長6.8%,需求增長2.0%,這表明持續的供過於求。然而,新的環境法規——包括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和FuelEU Maritime——以及更嚴格的脫碳要求,預計將加速船隊更新,逐步淘汰舊噸位,並通過慢速航行有效降低運力。中美關稅緊張局勢的暫時緩解也可能有助於刺激農曆新年前跨太平洋航線的貨運需求。在區域需求穩定的背景下,亞洲內部和中東市場預計將保持穩定。與此同時,紅海的中斷、經由好望角改道以及歐洲港口的擁堵可能會繼續影響全球運力的部署。陽明表示,該公司將繼續密切關注市場情況,並靈活調整其服務網絡。該航空公司的目標是完善其業務戰略,優化空間利用率,並在日益複雜和動態的全球環境中保持穩定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