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快遞面單「福利」廣告套路深-快遞搜
「掃碼抽水杯」「先別拆、領紅包」……在快遞包裹外張貼的快遞面單上,類似的「福利」信息不勝枚舉。然而,這些印在快遞面單上的「福利」廣告卻充滿陷阱。 江蘇省濱海縣的楊先生就曾踩中「二維碼陷阱」。2024年的一天,在收到網購商品後,他隨手用手機掃了面單角落的二維碼,手機屏幕瞬間跳轉至某「優惠」頁面,「充100得200」的滾動字幕頓時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反正每月話費都要交……」楊先生滑動著頁面上不斷彈出的「限時優惠」倒計時提示,拇指按下支付鍵。100元轉帳成功!可第二天查話費,帳戶竟一分錢都沒有多,仔細翻找,他才注意到充值頁面底部細若蚊足的活動規則,原來自己還需關注公眾號,每個月手動領取20元,連續10個月,當月逾期未領就會被視為放棄。 「我以為這是快遞公司的活動,沒想到變著法兒騙我們消費!我上個月忘了領,20塊錢直接打了水漂。」楊先生說。和楊先生有相同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有多名老年消費者向江蘇省濱海縣檢察院反映受騙。為此,該院於2024年12月進行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這些二維碼小廣告中有什麼玄機?辦案檢察官決定掃一掃。辦案檢察官將手機對準快遞面單上的「掃碼領茅臺酒」二維碼。隨著「嘀」的輕響,頁面跳轉至抽獎的「大轉盤」,點擊「抽獎」,隨即就顯示:「你太牛了!恭喜獲得整箱白酒!」按照頁面提示,辦案檢察官填寫了家庭地址及電話後,次日就接到酒水銷售人員的電話,稱只需支付398元運費即可得到抽中的1箱白酒,貨到付款…… 辦案檢察官又進行多次掃碼,發現掃碼後頁面往往會彈出「0元購」「限時充值優惠」等連結,要求消費者填寫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或誘導充值所謂「會員費」,甚至跳轉至山寨購物平臺…… 「所謂的『福利』根本就是商業『套路』。」辦案檢察官對記者說。那麼,是誰在投放廣告?又為何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快遞面單上?辦案檢察官決定前往物流園區一探究竟。 「我們完全不知情!這些二維碼不是我們添加的。」一個電商商家表示,其長期使用某第三方打單軟體,從未主動設置廣告內容。辦案檢察官現場測試發現,當商家使用某網絡科技公司開發的打單軟體列印快遞面單時,系統會自動嵌入二維碼廣告,且商家無法幹預內容。 結合前期調查的情況,辦案檢察官繼續走訪各快遞公司負責人,並查詢某網絡科技公司信息,證實上述廣告並非消費者所購商品的商家添加,而是來自相關打單軟體,通過快遞面單印刷系統「搭便車」混入包裹。 為整治這一新業態下的亂象,濱海縣檢察院通過調查,釐清電商平臺、平臺商戶、打單軟體開發企業等主體的責任。2025年1月,該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對快遞面單廣告的監管。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根據檢察機關提供的線索,對快遞企業、快遞收發點開展監督檢查。針對電商平臺、軟體提供者等異地違法經營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線索移送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並將普遍性問題向上級行政機關匯報,提請多方協作解決問題根源。 2025年2月,濱海縣檢察院邀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各快遞公司負責人、部分平臺商戶召開磋商會。經討論,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向縣域12家快遞企業、相關快遞驛站經營者逐一發放《防範虛假廣告提醒函》,責令縣域38個較大網絡平臺的商戶採取措施消除或遮蓋虛假廣告。 同時,一位關注該問題的鹽城市人大代表根據濱海縣檢察院的調研報告,撰寫代表建議,在該市兩會上提出。6月23日,鹽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建議進行答覆稱,將嚴格履行監管職責,持續加強執法檢查,深化源頭治理,強化宣傳指導,協同相關部門淨化廣告市場環境。 「近日,我們回訪發現,轄區快遞面單上的二維碼廣告明顯少了。」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新業態的治理需要凝聚多方智慧,切實守住百姓『錢袋子』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