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滋養科技創新的沃土。為加快優化提升科技領域營商環境,強化科技創新供給,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我省出臺《遼寧省科學技術廳打造良好創新生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五條措施》。近日,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對措施起草情況作了說明。
「十五條措施」不僅從創新激勵、成果轉化、服務效率等維度提供全鏈條支持,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社會關切、服務創新主體。它涵蓋優化政務服務、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強化科技服務支撐、優化工作作風四方面內容。
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聚焦效能革命,加強政務工作統籌管理,推出三項具體措施。持續推動科技政務管理高效透明,推進全省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一網通辦」,升級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以「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為原則,優化流程、簡化材料、完善功能,讓服務對象享受「零跑動、不見面、無紙質」的便捷體驗。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是「十五條措施」的重點內容,共包含五項針對性舉措。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難題,遼寧將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雙向揭榜掛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推行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打消創新顧慮;在人才支撐方面,政策明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通過項目傾斜、經費支持等方式培育青年科研領軍力量;實施科技特派員進企業、下鄉村專項行動,組織科技人才直接對接經營主體,幫助解決技術難題、落實惠企政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此外,遼寧還將推動「創新積分制」提質擴面,以企業創新能力為核心指標給予政策傾斜,助力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在強化科技服務支撐方面,聚焦創新生態,搭建全鏈條服務平臺,提出三項舉措。推動重點實驗室群服務產業集群「雙群互動」,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東北科技大市場和省大儀網服務平臺作用,提供技術需求、成果供給、中試驗證等「一站式」服務。
在優化工作作風方面,聚焦責任落實,強化擔當作為,提出四項措施。堅持常態化下沉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建立科技營商環境監督員機制,從社會各界選聘監督員,對科技系統政務效率、政策落實等進行監督。加強科技活動監督管理,從嚴懲處科研失信行為。緊盯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經費管理等風險點,對權錢交易、套取經費等腐敗問題依規依紀嚴肅查處,守護好科研環境這方淨土。
同時,我省還制定出臺《遼寧省科技系統淨化科技營商環境「九不準」》,以規範全省科技系統黨員幹部從政行為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科技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和廉政風險點,明確劃出紀律紅線,內容涵蓋嚴守政治紀律、禁止權錢交易、整治官僚主義與不作為、規範兼職行為、確保項目評審公正、防止違規幹預、拒收不當利益、管好身邊人、為基層減負等,旨在從根本上糾治影響科技營商環境的作風問題。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五條措施」和「九不準」既是承諾書,也是責任狀。接下來將加強宣傳解讀,強化督查考核,確保每條措施落地落細落到位。通過系列務實舉措的有效實施,提升優化全省科技營商環境,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讓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為遼寧全面振興注入更強勁的科技動能。(遼寧日報記者 孔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