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搜11月17日消息,中國賣家在俄羅斯電商市場因合法避稅機制形成顯著價格優勢,引發本土商家集體控訴。中俄賣家處於不同稅務軌道:中國賣家廣泛採用跨境直郵模式,通過"化整為零"物流方案——在中國集中打包貨物,抵達俄羅斯後由經紀公司拆分為數萬個人包裹,利用俄羅斯法律對價值低於200歐元且重量小於31公斤的個人包裹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的政策,合法規避稅負;而俄羅斯本土賣家需全額承擔所有稅款,導致同類商品中國賣家售價可低50%-100%。這種制度性差異對俄本土商家造成毀滅性衝擊,有經營十餘年的3D印表機賣家因平臺獲取其銷售數據後直接與中國工廠合作推出同款低價產品,最終破產。俄羅斯監管層已注意到不公平競爭問題,諮詢公司GoOmni透露從明年起所有海外購買商品將被額外徵收增值稅,旨在拉平競爭環境。此舉意味著依賴稅收政策窪地的商業模式不可持續,中國賣家需為全額納稅做準備,競爭將轉向品牌附加值、產品差異化和本地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