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表示,它並不認為競爭對手的亞洲內部和亞歐貿易航線航空貨運能力的增加會對其業務表現構成威脅。在該公司第三季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長兼管理委員會成員梅勒妮•克雷斯(Melanie Kreis)表示,到目前為止,DHL還沒有調整費率,以適應貿易通道運力的增加。在被問及競爭對手在亞洲內部和亞歐航線上增加航空貨運能力是否會導致明年市場份額損失或利潤率壓縮時,克瑞斯做出了上述回應。在亞洲和亞歐航線上,快運的利潤率高於該公司的平均水平。克瑞斯說:「事實上,亞洲內部和亞洲到歐洲的發展更加有利,這就是為什麼其他國家顯然在考慮將運力轉移到那裡的原因,這最終是一件好事,因為就盈利能力而言,這些貿易通道對我們的市場地位來說是強有力的貿易通道。」她補充說:「所以我認為,如果亞洲內部和亞洲到歐洲的發展有利,那將是更積極的。是的,我認為總體而言,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瘋狂的運力變動導致超出正常競爭動態的定價困難局面。」全球商業服務執行長兼管理委員會主席Tobias Meyer也認為,這些貿易通道活動的增加是積極的。他說:「我也這麼認為。這很好。我們認為自己處於非常競爭的局面,無論是在亞洲內部。我們有時說,亞洲是DHL的第二故鄉,也是亞洲之於歐洲。因此,你看到的競爭對手對它們更感興趣的趨勢是我們認識到的,總體而言,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息,即這是一條貿易通道,我們也可以預計2026年將出現一些增長。」這家德國物流公司報告稱,第三季度的航空貨運量為44.4萬噸,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44.5萬噸下降了0.2%。DHL表示,「與第二季度相比,運量增長勢頭基本保持不變」。相比之下,德國納格爾(Kuehne+Nagel)和德斯威(DSV)在收購申克(Schenker)後的航空貨運量分別增長了7.2%和64%。與此同時,全球貨運代理(GFF)部門的航空貨運收入同比下降7%,至15億歐元。然而,毛利潤增長了5.9%。DHL指出,影響今年業務量增長的大批量、低收益業務的運輸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