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巴南區政府、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5中國(重慶)-東協物流行業合作會議在重慶舉行。會議期間,聚焦食品與農產品領域經貿合作,推動食品及農產品產業落地轉化,精準對接國內外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共21個。這些合作項目覆蓋東協農產品種植、跨境運輸、港口集散、加工分裝、市場營銷等全供應鏈環節,包括重慶公路物流基地東協農產品集散中心、重慶佛耳巖港國際大宗貿易、重慶RCEP投資貿易服務中心「渝車出海」服務合作,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高校間國際產學研等項目。在食品農產品貿易與供應鏈協同方面,達成了馬來西亞南洋特色海鮮、印尼冷凍海產品和貓屎咖啡、東協椰子、智利車釐子、巴西大豆等產品的進口及加工合作,助力重慶新發地東協國際食品產業園的市場發展與運營。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在會上表示,中國與東協山水相連,經貿往來源遠流長,在RCEP框架下,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呼籲各方共同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融合。菲律賓貿工部副部長魯道夫、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國務秘書恆楠作為東協國家代表,也表達了對加強與中國特別是與重慶在物流通道建設和產業協同方面合作的強烈意願與期待。巴南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始發地,是重慶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跨境公路班車自2016年開行以來,已累計發車約3.5萬車次,總貨值約300億元。今年1至10月,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發運量超1.1萬車次,貨值超1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4.5倍,通道效能顯著提升。此次籤約的重慶新發地東協農產品有限公司落地於重慶公路物流基地,目前正在打造東協國際食品產業園,預計明年正式開業。公司董事長張月琳說,將把園區打造成綜合性批發市場,既將東協農產品通過重慶輻射全國,也推動國內優質產品出口東協,實現雙向流通。(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慄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