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港口費「鬆綁」贏得業界掌聲,美國大豆貿易或現轉折-快遞搜 
國際航運公會(ICS)對中國和美國決定暫停徵收相關港口費用表示歡迎。   10月3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經貿團隊通過吉隆坡磋商,達成的多方面成果共識,其中,美方將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美方暫停實施相關措施後,中方也將相應暫停實施針對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ICS對此表示:「有報導稱美國同意暫停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徵收301條款港口費用一年,同時中國也同意美採取措施後暫停針對美聯船舶的反制措施,這是一個受歡迎且積極的進展。」    針對此次暫停互徵港口費用的決定,航運諮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執行長Lars Jensen表示:「航運企業可能會持審慎態度應對這一變化。由於暫停措施具有明確時限,不少公司預計將繼續採取部分合規策略,在運營中仍會參考原有規定,並隨時準備調整船舶調度計劃,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動。」    海運服務提供商High-Trend International Group(HTCO)表示,這一暫停舉措為企業帶來了直接且可觀的收益,預計將有效降低跨境運輸的綜合成本,提升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並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HTCO業務拓展戰略的信心。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Chong Ja Ian也提醒,美國對中國海事及造船行業存在更深層次的擔憂,即認為中方通過補貼使相關企業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從而主導全球市場。他指出,這些結構性問題並未因短期暫停而解決,一年的時間也不足以讓美國本土相關行業實現競爭力上的根本提升。    港口費暫停,大豆貿易迎來希望?    丹麥航運巨頭Norden輪船近期迎來重要市場轉機。隨著中美貿易關係出現緩和跡象,兩國已同意暫停實施原定互徵的港口費機制,而更令市場關注的是,中國或將恢復採購美國大豆,為全球幹散貨航運市場注入新的動力。    Norden執行長Jan Rindbo透露,市場回暖的信號早已顯現:「在貿易協議正式公布前,我們就已收到首批從美國向中國運輸大豆的運價詢盤。這讓我們在協議達成前就預見到兩國將在大豆貿易上達成共識。」    不過,Rindbo也對採購規模持審慎態度:「當前的核心問題在於中國的實際採購規模。考慮到此前中國已從南美大量進口大豆,且目前國內大豆庫存處於較高水平,採購規模仍待觀察。」    這一謹慎態度源於貿易格局變化。自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以來,中國自今年上半年起就開始大幅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至9月份甚至出現了零進口的情況。與此同時,中國將採購重心轉向巴西等南美地區,這一轉變不僅改變了全球大豆貿易流向,還使得南大西洋地區的穀物運輸旺季意外地延續至第三季度。    據《界面新聞》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中方已同意在截至1月份的本種植季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還承諾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大豆,東南亞其他國家已同意再購買1900萬噸美國大豆。    談及當前形勢,Rindbo表示:「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轉折點。」但他同時強調,「貿易壁壘始終對全球經濟和航運業造成負面影響。如今看到局勢出現緩和,確實令人欣慰。這一系列變化也再次證明,航運業作為全球貿易的晴雨表,始終處於地緣政治格局的核心位置。」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