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廣東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流通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業高質量發展獲政策支持。
 
  《行動計劃》強調,堅持政府引導、供銷實施、市場運作、社會協同,實施主要面向中小農戶、服務廣東特色優勢農產品上行的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流通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重點補齊產地冷鏈服務短板,帶動農業增值、農民增收。到2027年、2030年,年服務農產品冷鏈流通規模分別達到250萬噸和600萬噸以上,服務產值達到200億元和500億元以上,服務帶動農戶達到40萬戶和100萬戶以上。
 
  《行動計劃》明確,要實施農產品冷鏈運輸服務提升行動。建設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運輸服務平臺,整合冷鏈骨幹網自有及社會運力,形成全省統一調度5000臺以上冷藏車輛的服務能力,打造「面向農戶、直達田頭、倉配一體、平急兩用」的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運輸服務平臺。開展農產品田頭專線服務,面向中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從田間到冷鏈服務站、縣域冷鏈綜合服務平臺的冷鏈運輸專線服務。開展農產品倉配一體化服務,推動冷鏈骨幹網「庫、網、鏈」融合發展,探索與快遞物流網絡協同,為農產品提供集約化、規模化的倉儲、分揀、運輸等一體化服務,提高庫存周轉率和配送時效性,降低農產品倉儲物流成本。開展「平急兩用」冷運服務,建立全省公共型冷鏈運力統籌調度機制,服務農產品季節性集中上市需求,提升粵東西北產地冷鏈運力。
 
  為保障目標有效落實,《行動方案》要求,一是要建立上下聯動的協同推進機制,將冷鏈服務提升行動作為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好「土特產」文章的重要抓手,用足用好冷鏈骨幹網基礎設施,在規劃引領、產業對接、措施配套等方面形成合力。二是要健全政策支持機制,完善冷鏈骨幹網公共型服務和市場化平臺化運營相結合的運行模式,依法依規用好省財政支持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資金,積極申報各級政策性項目、政府性資金,建立健全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