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DSV Q3 空運量暴增 64%:併購引擎驅動下的增長與隱憂(國際物流新聞資訊)-快遞搜
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物流市場傳來震撼數據:丹麥貨代巨頭 DSV 的航空貨運量同比飆升 64%,達到 57.9 萬噸,在與德迅等同行的競爭中佔據顯著優勢。這一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幅度,既彰顯了 DSV 整合戰略的階段性成果,也折射出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然而,在量增奇蹟的背後,利潤端的壓力同樣值得警惕。 一、增長引擎:併購整合與市場需求的雙重共振 (一)收購申克:64% 增幅的核心推力 此次空運量的爆發式增長,首要驅動力來自對德鐵信可(DB Schenker)的標誌性收購。作為全球物流領域的重大整合事件,申克的併入為 DSV 帶來了直接的規模擴容,其空運業務的存量份額與客戶資源迅速轉化為 DSV 的增量業績。數據顯示,整合後的 DSV 空運業務規模已超越德迅(同期 56.4 萬噸),在營收、轉換率等關鍵指標上形成領先優勢,距離全球貨代行業 TOP1 僅一步之遙。 這種併購驅動的增長並非偶然。DSV 長期以來以併購為核心擴張路徑,通過持續整合行業資源構建競爭壁壘。此次與申克的融合,不僅帶來了運量的飛躍,更實現了 90 億丹麥克朗的協同效應,為其在成本控制與服務網絡拓展上奠定了基礎。 (二)細分需求:科技與跨境貿易的精準支撐 在併購帶來的規模效應之外,市場需求的結構性增長為運量提升提供了底層支撐。財報明確指出,科技垂直領域對空運增長貢獻顯著,高端電子元器件、半導體設備等產品的跨境運輸需求持續旺盛,推動相關貨流快速增長。這一趨勢與全球科技產業鏈的復甦節奏高度契合,成為 DSV 空運業務的重要增長極。 與此同時,前期積累的貿易需求釋放進一步放大了增長動能。2024 年以來,受美國潛在關稅政策預期影響,部分企業提前布局跨境運輸,形成 "預負荷" 效應;而紅海局勢動蕩導致的海運轉空運現象,也為航空貨運市場注入額外需求。多重需求因素疊加,使得 DSV 在空運量擴張上獲得了難得的市場窗口期。 二、業績反差:量增背後的利潤挑戰 (一)盈利指標與運量增長的背離 儘管空運量實現 64% 的暴漲,但 DSV 的盈利表現並未同步改善,反而呈現出 "量增利減" 的分化態勢。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包括申克貢獻在內,其空運和海運部門的有機 EBIT 同比下降 6.3%,毛利潤增速(8%)遠低於運量增幅。這種反差折射出行業普遍面臨的盈利壓力。 平均收益率的波動是核心原因之一。儘管剔除申克影響後,DSV 空運業務按固定匯率計算的平均收益率增長 10%,但受全球航空貨運費率整體放緩的影響,實際收益水平未能跟上運量擴張步伐。與此同時,併購整合過程中產生的隱性成本、人力與系統融合的支出,進一步侵蝕了利潤空間。 (二)行業共性壓力的集中體現 DSV 的盈利困境並非個例,而是全球貨代行業面臨挑戰的縮影。2025 年第三季度,同為行業巨頭的德迅雖實現空運量 7% 的增長,但 EBIT 暴跌 57%,最終被迫啟動千人裁員計劃。這一現象背後,是貿易關稅變動、宏觀經濟逆風帶來的市場波動,以及運力供需不平衡導致的成本壓力,這些因素共同壓縮了行業整體盈利空間。 對於 DSV 而言,如何將規模優勢轉化為盈利優勢,成為併購整合後的核心課題。目前其空運業務雖在量上超越競爭對手,但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護城河,單箱毛利等指標雖保持相對高位,但面臨被行業下行趨勢拉低的風險。 三、行業變局:併購改寫競爭格局 (一)頭部企業的分化加劇 DSV 的爆發式增長,本質上是行業整合邏輯的集中體現。第三季度數據顯示,物流巨頭間的差距正在加速拉大:DSV 憑藉併購實現營收 111.9 億美元、空運量 57.9 萬噸,而德迅營收僅 75.9 億美元,空運量落後 1.5 萬噸,且盈利大幅下滑。這種分化不僅體現在財務數據上,更反映在市場話語權的爭奪中。 併購已成為頭部企業拉開差距的關鍵變量。DSV 通過整合申克,將年營收提升至超 3000 億丹麥克朗,空運年處理能力突破 250 萬噸,倉儲面積增加 850 萬平方米,形成了覆蓋運輸、倉儲的全鏈條服務能力。這種規模效應使其在客戶談判、運力採購中具備更強議價能力,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 (二)行業發展模式的路徑轉向 DSV 的增長故事,標誌著全球貨代行業從 "自然增長" 向 "整合增長" 的範式轉變。傳統依賴自身網點擴張的模式已難以適應市場競爭,通過併購實現資源聚合、能力互補,成為巨頭突破增長瓶頸的必然選擇。從 2024 年宣布收購申克,到 2025 年第三季度實現運量爆發,DSV 用實踐證明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 但整合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歷史經驗表明,物流企業併購後常面臨文化衝突、系統對接不暢、客戶流失等問題。DSV 目前雖在整合進度上取得突破,但要實現真正的 "1+1>2",仍需在業務協同、成本管控、服務標準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四、未來展望:規模與盈利的平衡之道 對於 DSV 而言,2025 年第三季度的空運量增長既是裡程碑,也是新起點。短期來看,隨著科技行業需求的持續釋放、國際航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其空運業務規模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尤其是在跨太平洋、歐洲 - 亞洲等核心航線的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 但長期發展的關鍵,在於解決規模與盈利的失衡問題。一方面,需深化申克整合,挖掘協同效應,通過優化航線布局、合併冗餘運力、統一服務標準等方式降低單位成本;另一方面,應聚焦高附加值細分市場,強化科技物流、跨境電商定製服務等優勢領域,提升差異化競爭力,擺脫對單純運量增長的依賴。 從行業視角看,DSV 的發展軌跡為全球貨代企業提供了重要啟示:在市場動蕩期,併購整合是實現規模擴張的有效手段,但唯有將規模優勢轉化為效率優勢與盈利優勢,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隨著 DHL 等其他巨頭業績的陸續披露,全球貨代行業的競爭格局或將迎來新的重構,而 DSV 能否憑藉此次增長勢頭登頂行業第一,仍有待時間檢驗。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