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載有家具、汽車配件等貨物的貨櫃列車從房山區北京國際陸港緩緩駛出,前往新疆塔城,隨後部分貨物將轉公路運輸由巴克圖口岸出境,最終抵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是北京地區開通的「鐵路+公路」跨境公鐵聯運業務,標誌著北京至中亞物流通道再添高效新路徑。
該公鐵聯運實現了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優化組合與高效匹配,融合了鐵路運輸距離長、運量大的特點和公路運輸靈活、門到門服務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全程運輸時效與交付準確性。
「開通公鐵聯運業務,讓企業有了更豐富的運輸方案選擇。」北京房山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蒙介紹,公鐵聯運更加靈活,不用等待集貨時間較長的整列發運班期,能較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貨量少、時效高的需求,吸引更多貨源向北京國際陸港聚集,同時也提高了物流便利化服務水平,助力國際貿易發展。
為保障列車順利開行,北京國際陸港周密安排上門取貨、代理報關、貨物運輸等物流環節。北京鐵路物流中心提前調研摸排,為企業量身定製個性化跨境物流方案,成立公鐵聯運工作專班,建立每日溝通機制,確保服務響應高效及時。貨物的成功發運,既提升了國際陸港外向型經濟的服務能力,也為北京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增加了新支點。
「在阿拉木圖中亞班列順利開行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優化服務路徑、擴大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寬了北京至中亞的物流通道。」北京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負責人王棟表示,未來鐵路部門將持續統籌運力資源,深化公鐵聯運業務模式,根據不同行業企業需求完善服務方案,助力更多北京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以「鐵路+公路」運輸銜接,形成「門到門」跨境聯通,北京多元化國際物流網絡正加速織密。目前,北京國際陸港已逐步構建起「四大口岸、五線常態」的國際物流網絡格局,持續完善集疏運體系和服務功能,更好服務首都外向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