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四川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數據顯示,1—9月,全省鐵路、水運完成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3.2%、21.7%,推動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4.1%。
在基礎設施方面,各地在全省大型物流園區及工礦企業、主要港口建成65條鐵路專用線;實施「暢通一條江」專項行動,全省高等級航道突破2000公裡,在金沙江、嘉陵江等打造一批水運分段聯合運營中心;建立「1+3+N」成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開工建設陸海新通道成都南集疏運中心。
在多式聯運方面,建立省級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培育庫,初步培育打造15條多式聯運精品線。聚焦東西南北「四向發力」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西向,中歐班列(成渝)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南向,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品牌,粵港澳大灣區班列達成「日均2列、雙向對開」目標;東向,創新開行「長江班列」;北向,新開行經山東至日韓的鐵海聯運班列,實現「2天1班」目標。
下一步,四川交通運輸領域將打造一批多式聯運精品線,加快培育一批資源整合能力強、全流程服務水平高的多式聯運經營人,探索開展「一單制」「一箱制」試點,推動多種運輸方式數據、標準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