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湖北宜昌舉辦的2025綠色能源發展大會上,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葛洲壩」號,在秭歸順利下水。作為我國萬噸級純電動散貨船研製及示範應用的標杆項目,該船下水標誌著我國內河航運正式邁入「零排放、智能化」發展新階段,為全球內河新能源船舶發展樹立「中國標杆」。
據了解,「葛洲壩」號總長129.98米、型寬22米、型深7.7米,設計吃水6.5米,最大載重量達1.374萬噸。該船搭載12組鋰電池箱式電源,載電量約24000千瓦時,可快速充換電,續航裡程可達500公裡。
同時,船舶首次在內河大型船舶中搭載智能駕控系統,通過遠程控制航行功能,大幅提升航行安全性與運營效率。其採用浸沒式多級冷卻方式,艙內配置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配套研發箱式電源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實現電池系統本質安全。按運營測算,該船每年耗電可替代約617.5噸燃油,減少約2052噸二氧化碳排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嚴新平表示,該船的意義遠超單一產品創新,不僅在我國率先實現遠程駕控、自動靠離泊功能,更打通新能源動力、智能駕控、配套基礎設施等關鍵環節,成功驗證大容量電池、分布式直流綜合電力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體現長江大保護戰略下,航運與能源領域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為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與創新範式。